【由来】
春秋时期,楚文王以“缯关”为中心修筑长城,设置关塞,称“方城”,因旧缯关基础为方形,故名。秦汉时,把“方城”关塞及长城所在的长山称“方城山”。南齐蕭道成置方城县(老城区)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,魏孝文帝在方城故址(独树镇杨武岗村)设置北方城县,北齐时县废。隋初,复置方城县。金代置裕州,州治方城县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省方城县入裕州。民国二年(1913年)2月,裕州废,改称方城县。
【沿革】
夏代,少康中兴,分封次子曲烈于今方城县境,缯(也作“鄫”)候曲烈在今方城一带建缯国,在东北境置缯关,乃一方形小城。商因夏制,今方城一带仍为缯国封地。西周初期,今方城一带仍被封为缯国;西周晩期,其分支因随晋文候讨伐东夷,分封子男增国于山东苍山一带。
春秋战国时期,缯国依附楚国,楚文王二年(前688年)缯国协助楚国在缯关基础上建立“方城①”城邑,设置关塞。周灵王五年(前567年),缯国为莒国所灭。楚简王元年(前431年),楚国灭莒,古缯国地属楚国。楚悼王时期,今方城一带遂为楚阳城君封地。韩宣惠王二十一年(前312年),韩国趁楚被秦击败之危,韩魏齐联合伐楚,方城一带属韩。秦昭王六年(前301年),秦伐韩,地属秦国。秦昭王三十五年(前272年)置阳城县,属南阳郡。
西汉为堵阳县,新莽复为阳城县,东汉复改为堵阳县。魏、晋因之。南齐蕭道成置方城县(老城区)。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,魏孝文帝在方城故址设置北方城县(独树镇杨武岗村),属建成郡;景明四年(503年),郡废,永熙二年(532年)复置建成郡,辖赭阳、北方城2县。其后西魏置方城县及襄邑郡②,东魏又置建城郡及建城县。北齐时郡县均废。
隋复置方城县,属淯州;大业元年(605年)淯州改称淯阳郡,方城县属淯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淯阳郡复改淯州,方城县属之。武德八年(625年),淯州废,方城县属北澧州,为州治。贞观八年(634年),北澧州废,以方城县置鲁州。贞观九年(635年)罢州复称方城县,属唐州。开元四年(716年),析唐、许二州之属邑,置仙州,领有叶县、方城、西平、舞阳、襄城5县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,仙州废,方城县复属唐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唐州为淮安郡。乾元二年(759年),复改淮安郡为唐州,隶山南东道,辖比阳(今河南泌阳),慈丘,平氏、桐柏、湖阳、泌阳(今河南唐河)、方城7县。天祐三年(906年)移治泌阳后,改名泌州。
五代,后唐改泌州为广州,后晋复名泌州,后汉复名唐州,所辖未变。宋仍为唐州。金代始置裕州,领方城、叶、舞阳3县。元初因之,至元三年(1266年)罢裕州,后复置裕州,属南阳府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省方城县入裕州。清,沿袭明制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2月,裕州废,改称方城县,属豫南道;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,豫南道改名汝阳道,方城县随属;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道制,方城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1月,划全省为11个行政督察区,方城县划归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(驻南阳县)。
民国三十年(1941年)2月3日,日军侵占方城县城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4月,日军再次侵占方城县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方城县仍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11月12日,方城县第二次获得解放,属桐柏二分区③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3月16日,撤销桐柏区,方城县划归南阳专区。新中国成立后,方城县仍隶属南阳专区。1968年5月29日,南阳地市革命委员会成立,方城县属之。1979年11月1日,撤销南阳地区革委会,成立南阳地区行政公署,方城县属南阳地区。1994年7月1日,撤销南阳地区、县级南阳市、南阳县,设立地级南阳市,方城县属南阳市。
【注释】
①据《吕氏春秋•有始》载:方城、太汾、 渑阨 、荆阮、嗀阪、井径、令疵、句注、居庸并称天下九塞 。
②据《魏书•地形志》载:“襄城郡,领县九:方城、郏城、伏城、舞阴、 清水、翼阳、郑、北平、赭城。
③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12月13日,设立桐柏区党、政、军机构,下设3个分区。第二分区辖:确山、遂平、方城、西平、南阳、泌阳、唐河(含县城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