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商水县


[日期:2017-02-03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652次

 【由来】
       西汉置汝阳县,因县治在汝水之北,故名。今商水县地大部分为汝阳辖地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置了溵水县。宋建隆元年(960年),太祖赵匡胤为避父讳(其父名赵弘殷),讳“殷”、“溵”等字,“殷”、“商”为同一王朝名,故改“溵水”为“商水”。

【沿革】
       今商水地域在西周时,属沈国辖地。春秋时,蔡昭侯十三年(前506年)沈国被蔡国所灭,此时其县境西部属蔡国,东部属顿国。楚昭王二十年(前496年),楚国先灭顿国,后又灭蔡国。战国时,地属楚国。

       秦,在阳城(今舒庄乡扶苏寺村)置县,属陈郡。陈胜、吴广起义时期,改阳城为扶苏。据说改名扶苏,是因“陈涉起兵,自称公子扶苏,从人望也”。

       西汉时,今商水县境属豫州汝南郡,县境分属阳城、女阳(“女”通“汝”)、博阳(治在今商水县东南20里)三县。东汉,博阳县废,阳城县改为征羌县。今商水县境属征羌县和汝阳县。

       三国时,今商水县境分属魏国汝南郡的汝阳县和征羌县。西晋沿袭汉制,东晋时,征羌县废,今商水县地属前燕的陈郡。东魏重设征羌县,北齐末年再废。

       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在其地域上又分置了溵水县(治所为商水老城,另一说在今邓城镇潘堂)。大业初年(605年),并汝阳县入溵水县。皇泰元年(618年),置扶苏县,与溵水县同属陈州淮阳郡。

       唐武德五年(622年),并扶苏县入溵水县,属河南道。贞观元年(627年)属陈州。兴元元年(784年)属陈州淮阳郡。五代,县名仍称溵水,属陈州。

       宋建隆元年(960年),宋太祖赵匡胤为避其父赵弘殷名讳,改溵水县为商水县。熙宁六年(1073年)南顿县省入项城县和商水县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南顿县。宣和元年(1119年)升陈州置淮宁府,商水县属之。

       金,淮宁府复为陈州,商水县属陈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,项城、南顿2县省入商水县,后复置2县,3县均属汴梁路陈州。

       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废商水县,洪武四年(1371年)7月复置商水县,属开封府陈州。清初沿袭明制,雍正二年(1724年)升陈州为直隶州,辖商水、西华、项城、沈邱4县。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陈州为府,商水、西华、项城、沈邱、太康、扶沟6县。

       民国二年(1913年)2月,陈州府撤销,商水县属豫东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,豫东道改名开封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道制,商水县直属河南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1月,全省设立11个行政督察区,商水县属河南第七行政督察区(驻淮阳县)。

       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1月,日军侵占商水县城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6月22日,日军再次攻占商水县城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民国商水县政府复治城关,仍属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。

       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8月18日,商水县城第一次解放;10月23日,商水县城第二次解放;11月成立商水县民主政府,12月又在其今日辖地西部成立了郾商西县民主政府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2月,郾商西县并入商水县。

       1952年6月10日,周口市改为镇归商水县管辖,商水县政府由商水城关迁到周口镇,属淮阳专区。1953年1月29日,淮阳专区撤销,商水县划属许昌专区。1954年5月5日,商水县与周口镇分署办公。1958年4月4日,周口镇第二次并入商水。1965年6月15日,分许昌和商丘2专区,建立周口专员公署,商水县改属周口专区。11月25日,商水县与周口镇再次分署办公。1968年4月25日,周口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取代周口专员公署。1975年商水县直机关由周口迁至商水老城。1979年7月,周口地区革委会撤销,设立周口地区行政公署,期间商水县一直随属。2000年6月8日,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,设立地级周口市,商水县仍属之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