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郸城县


[日期:2017-02-02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199次

 【由来】
       隋开皇六年(586年),置郸县,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。唐代,郸县废,地归鹿邑县、真源县、宛丘县、项城县等县。民国三年(1914年)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佐 ,至民国十九年(1930年)县佐废除。1951年7月2日,析鹿邑、淮阳、沈丘3县部分区、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(县级)。1952年8月11,撤销郸城办事处,设立郸城县。因政府驻郸县古城——郸城集,故名郸城县。

【沿革】
       今郸城县地域,西周时属厉[lài]国和陈国地,战国后期属楚。秦属陈郡苦[hǔ]县和项县。西汉时,境内设置宁平县(治所即今宁平)和宜禄县(治所即今宜路)。三国魏废县后,分属陈郡 (国)武平县和谯郡苦县。两晋至南北朝,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、谷阳县,原地域仍属之。

       隋开皇六年(586年),置郸县,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。唐废郸县,其地北部归鹿邑县、真源县,南部归宛丘县、项城县。五代至宋元,基本沿袭未变。明代,地域大部属归德府鹿邑县,少部属属开封府的沈丘县。

       清初沿袭明制,雍正二年(1724年)升陈州为直隶州,雍正十二年(1734年)升陈州为府,置淮宁县附郭。地域大部分属归德府鹿邑县,小部分属陈州府的淮宁县和沈丘县。

       民国三年(1914年)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佐 ,至民国十九年(1930年)县佐废除。至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8月,地域分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鹿邑县和第七行政督察区淮阳县、沈丘县。在解放战争时期,县境为共产党领导的鹿淮太县、鹿亳太县和沈鹿淮县等边区民主政权的活动地区。

       1951年7月2日,析鹿邑、淮阳、沈丘3县部分区、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(县级),属淮阳专区。1952年8月11,撤销郸城办事处,设立郸城县。1953年1月29日,淮阳专区撤销,郸城县划属商丘专区。1958年12月5日,商丘专区撤销,郸城县归属开封专区。

       1961年12月19日,恢复商丘专区,郸城县复属之。1965年6月15日,分许昌和商丘2专区,建立周口专员公署,郸城县改属周口专区。1968年4月25日,周口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取代周口专员公署。1979年7月,周口地区革委会撤销,设立周口地区行政公署,郸城县属周口地区。2000年6月8日,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,设立地级周口市,郸城县仍属之。

【注释】
       ①苦县,春秋楚地,《史记老子传》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人也,《水经注》“苦县,本属陈,楚灭陈而苦又属楚,”汉置县,晋更名谷阳,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,《太康地记》苦县有赖乡祠,老子所生地也,赖一作厉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