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秦始皇二十五年(前222年)置苦[hù]县。西汉高帝十一年(前196年),析苦县西南地置宁平县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,析宁平县西北置武平县。西晋武帝时,撤消宁平、分属苦、武平2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撤销武平县,在“故鹿城地”置鹿邑县。县境西部另有鸣鹿城,传说鸣鹿城即是因麇鹿众多,以常有鹿鸣,因以为名。北朝时称之为鹿城。
【沿革】
夏商时期,境内有“厉[lài]国”(今鹿邑县太清宫镇),属豫州。春秋时期,在太清宫镇西北设治相,马铺北设治訾毋,大辛集东北设治鸣鹿,今县城东设治苦,属豫州陈国。楚惠王十年(前479年),楚灭陈,苦属楚国。
战国时期,始皇二十五年(前222年),秦灭楚,置苦县,属颍川郡,后属砀郡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陈胜、吴广由大泽乡挥师西进,克苦县。
西汉高帝元年(前206年),苦县属淮阳郡。 高帝十一年(前196年),苦县属兖州淮阳国,并于县西南置宁平县(今属郸城县) 文帝元年(前179年),改淮阳国为郡,文帝四年(前176年)复国,文帝十一年(前169年)又改为郡,其间苦县、宁平均隶之。 景帝二年(前155年),改淮阳郡为国,景帝三年(前154年)废淮阳国,苦县改属沛郡。元康三年(前63年),淮阳复为国,苦县属之。
新莽时期,改苦县为赖陵,属淮阳国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,赖陵复名为苦县,析宁平县西北置武平县,治设武平城,与宁平县同属豫州淮阳国。三国,魏景初二年(238年),苦、武平、宁平属魏豫州陈郡(国),后属谯郡。
西晋武帝时,苦、武平先属豫州陈郡,后并入梁国。撤消宁平、分属苦、武平。东晋咸康三年(337年),改苦县为父阳,和武平县属豫州陈留郡。
南北朝时,刘宋废武平县,父阳属宋豫州陈郡。 北魏正光年间(520年—524年),改父阳为谷阳县,属兖州陈留郡。东魏正始(240年—249年)中,复置武平县。北齐省谷阳县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武平属豫州谯郡。 开皇六年(586年),复置谷阳县,建置在今太清宫集,属谯郡。 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撤销武平县,改县名为鹿邑。大业十三年(617年),农民起义首领田黑社占据鹿邑,改县名为涡州。
唐武德三年(620年),涡州复名为鹿邑,属河南道亳州。乾封元年(666年),谷阳改名真源;载初元年(689年),真源改名仙源;神龙元年(705年)仙源复改为真源,属河南道亳州。五代十国时期,真源、鹿邑曾先后属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和后周。
北宋初,真源、鹿邑均属淮南东路亳州。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,真源县改名卫真县。南宋,鹿邑、卫真属南京路亳州。金,沿袭宋制。
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卫真县并入鹿邑县,治所迁卫真县境(今县城),隶属归德府亳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鹿邑县直属河南承宣布政司归德府。清沿袭明制,鹿邑县属河南省归德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2月,归德府撤销,鹿邑县属豫东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,豫东道改名开封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道制,鹿邑县直属河南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1月,全省设立11个行政督察区,鹿邑县属河南第七行政督察区(驻淮阳县)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6月1日,日军第一次侵占鹿邑县城,作恶40多天后离去。同年11月11日,日军第二次进攻占鹿邑县城,一天后县城被县长魏凤楼带兵收复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8月,河南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调整,鹿邑划归第二行政督察区(驻商丘县)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4月25日,日军第三次攻占鹿邑县。6月1日,伪豫东道公署在商丘成立,日伪鹿邑县属之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,鹿邑县仍隶属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4月14日,解放军第五次解放鹿邑县城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3月,成立淮阳专员公署,鹿邑为其辖县。1953年1月29日,淮阳专区撤销,鹿邑划属商丘专区。1958年12月5日,商丘专区撤销,鹿邑县归属开封专区。
1961年12月19日,恢复商丘专区,鹿邑县复属之。1965年6月15日,分许昌和商丘2专区,建立周口专员公署,鹿邑县改属周口专区。1968年4月25日,周口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取代周口专员公署。1979年7月,周口地区革委会撤销,设立周口地区行政公署,鹿邑县属周口地区。2000年6月8日,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,设立地级周口市,鹿邑县仍属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