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西汉武帝建元元年(前140年)始置上艾县。北魏登国元年(386年),改上艾为石艾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,将石艾县治迁至广阳村(今属昔阳县),县名更为广阳。北宋开宝元年(968年),宋太祖伐北汉,克广阳城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于广阳县置平定军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赵光义灭北汉,改广阳县为平定县,治徙榆关(今平定上城)。
【沿革】
夏代,华夏分为九州,今平定县地属冀州之域。到周代,冀州分为幽、并二州,本县属并州。其后,周成王灭唐国,封叔虞,本县地在唐东境;至叔虞之子指晋水名国,本县地属晋。平定县在春秋时属晋国,战国属赵地。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36郡,本县地属太原郡。汉承秦制,至武帝建元元年(前140年)始置上艾县,县治今张庄镇新城村,仍归属太原郡。东汉末年,郡国并行,冀州之域分为三郡六国,上艾县属常山国。
曹魏黄初元年(220年),置乐平郡,本县属之。北魏登国元年(386年),改上艾为石艾。北魏太平真君九年(448年)复称上艾县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 复置石艾县。
隋初,石艾县属辽州,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在此置苇泽县,以北魏建立的苇泽关(今娘子关)为名,故治在今城关东北苇泽城。大业元年(605年),废苇泽县并入井陉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恢复秦代郡县制,复置太原郡,上艾县属太原郡。
唐武德元年(618年)石艾县归辽州。武德三年(620年)于今盂县置受州,领盂县、乐平县、石艾县,受阳县。武德八年(625年)受州移治石艾县赛鱼城。贞观八年(634年)废受州,石艾县直属并州。唐武后天授元年(690年)颁诏:“其并州宜置北都,改州为太原府”,太原府下辖石艾等14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将石艾县治迁至广阳村(今昔阳县沾尚乡),县名更为广阳。大历元年(766年)曾于今县境置承天军。五代时期,广阳县属北汉。
北宋开宝元年(968年),宋太祖伐北汉,克广阳城。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于广阳县置平定军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赵光义灭北汉,改广阳县为平定县,治徙榆关(今平定上城),属平定军;同时废承天军为寨。
金大定二年(1162年)平定军升为州,为太原支郡,领平定、乐平二县。大定二十二年(1182)平定县升为州治。元朝建立后,废太原府置太原路,平定州属太原路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因大地震,希冀安宁,改太原路为冀宁路,平定州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废除宋、金、元以来的路制,废除元代冀宁路,复置太原府。平定州属之,只领乐平一县,平定县废入平定州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升平定为直隶州,属省辖,领寿阳、乐平、盂县三县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全国废府、州、厅为省、县两级制,平定州改为平定县,直属山西省。民国二年(1913年)3月置中路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改名为冀宁道,平定县属冀宁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5月,废除道制,平定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9月,为适应抗战需要,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,平定县属第一行政主任公署(驻五台县)。
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10月29日,日军侵入平定县城,次日占领阳泉镇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4月,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、冀宁、河东、上党4道,平定县属雁门道。
抗日战争时期,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抗日根据地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2月,以正太铁路为界,路南以平辽公路为界,建成立了平东、平西两个抗日民主政府,属晋冀鲁豫边区;路北建立了平定(路北)县抗日民主政府,属晋察冀边区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,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,将平定县划入第一行政督察区,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1月,山西省政府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,平定县划属第二行政督察区(驻平定县)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,中共领导的平东、平西两县合并为平定(路南)县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5月2日,平定县全境解放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1日,成立阳泉专区,路南、路北两个县合并为平定县,属阳泉专区。8月20日,阳泉专区改名为榆次专区,平定县属榆次专区。
1958年11月3日,榆次专区改名为晋中专区,平定县属晋中专区。1968年9月28日,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8年5月,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,此期间,平定县一直随属。1983年7月28日,晋中地区的盂县、平定2县划归阳泉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