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西晋,武帝泰始年间(265年—274年)始置武乡县,因境内有武山和武乡水而得名。据《水经注》,武乡县,以城濒武乡水得名。
【沿革】
西周时期,今武乡县地甲氏国;春秋时代,属晋;战国时期,名涅,城邑在今故城镇。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403年),赵、魏、韩三家分晋,涅邑归韩国上党郡,后为赵国领土。秦代,涅邑属上党郡的铜鞮县。
西汉初,析铜鞮县,置涅氏县,因涅河而得名,属并州上党郡,县治在今故城镇。东汉时涅氏县改为涅县。西晋,武帝泰始年间(265年—274年),涅县分为三县:武乡县、镣阳县和涅县,均属并州上党郡。武乡县治在今榆社县城北15公里的社城镇。
东晋大兴二年(319年)后赵石勒兼置武乡郡,县属之。北魏延和二年(433年),武乡郡改为乡郡,武乡县改为乡县,隶属并州。北魏太和十五年(491年)迁涅城于南亭川;武乡县移往今武乡县后,其地属乡县。东魏以乡郡置南垣州,寻改丰州。北齐时改为戎州,治涅城。北周时,涅城废,戎州废,恢复乡郡。
隋开皇元年(581年)分南亭川为武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乡郡,乡县属上党郡;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乡县置榆社县(治所在今社城镇),因县北榆社故城为名,属韩州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,榆社废,又并入乡县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榆社又从乡县中分出,复置县,属并州太原郡。
唐初,乡县属河东道韩州。武周时改乡县为武乡县。神龙元年(705年)复改乡县,景云元年(710年),恢复武乡县名。五代十国时,武乡县先后属后唐、后晋、后汉的潞州,后属北汉。宋初,武乡县属河东路潞州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武乡县属威胜军。
金天会六年(1128年),改威胜军为沁州,武乡县属河东南路沁州。元初,武乡县属平阳路沁州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因发生大地震,希冀安宁,而改平阳路为晋宁路,武乡县属晋宁路沁州。明初,武乡县属山西布政司冀南道沁州。清代,武乡县属山西省冀宁道沁州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中华民国建立,全国废府、州、厅为省、县两级制。武乡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。民国二年(1913年)3月置中路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改名为冀宁道,武乡县属冀宁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5月,废除道制,武乡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9月,为适应抗战需要,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,武乡县属第三行政主任公署(驻沁县)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4月4日,日军首次侵占武乡县城。4月16日,日军北犯榆社扑空后,毁弃武乡,向襄垣窜去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7月6日,日军再次侵占武乡县城。
抗日战争时期,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阎锡山制造“十二月政变”后,武乡县脱离了旧山西省领导,属太行抗日根据地第三专区(亦称三分区)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6月,日寇侵占段村。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需要,武乡县分成武东抗日县和武西抗日县,两县均属冀南太行联合办事处三专署领导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7月起,两县均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三专区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抗战胜利后,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,将武乡县划入第三行政督察区,后划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(驻沁县),但武乡县实际为中共控制区域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 月25日,段村解放。9月,武东、武西两县合并为武乡县。山西105个县城,武乡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的36县之一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1月,太行二专区改名左权专区,辖左权、和顺、昔阳、榆社、武乡、襄垣6县,专署驻石匣村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9日,中共华北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太行、太岳、太原3行政区和陕甘宁边区的晋南、晋西北2区50县,合并设立山西省。8月19日,设立长治专区,武乡县属山西省长治专区。
1958年11月3日,长治专区改名为晋东南专区,11月21日,榆社县和武乡县合并,称武乡县,属晋东南专区。1960年1月7日,榆社从武乡县分出,恢复建制。1967年4月成立晋东南区革命委员会,同年8月改称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晋东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晋东南地区公署,期间武乡县一直随属。1985年4月30日,撤销晋东南地区,将原晋东南地区的襄垣、屯留、平顺、黎城、壶关、长子、武乡、沁县、沁源9县划归长治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