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,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共3275人西迁伊犁,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。乾隆三十年(1767年),锡伯居民被编为八旗,后称锡伯营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月14日,撤销伊犁锡伯营,成立河南设治局,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1月1日,升格为河南县,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5月4日,河南县因与河南省重名,改名宁西县。1954年3月17日宁西县更名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。
“察布查尔”原为清嘉庆年间锡伯人凿修之渠名,系锡伯语,意为“粮仓”。
【沿革】
两汉时,察布查尔僻处要荒,先后为塞种、月氏居牧。西汉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,列入汉朝版图。西汉迄晋为乌孙国,南北朝时期为悦般国,隋唐为西突厥属地。唐为昆陵都护府下温鹿洲都督府辖地,唐开元八年(720年)归北庭都护府统辖。南宋时属西辽辖,元初为察合台封地,至1274年属阿里麻里行中书省辖。元末为翰亦刺地,明属也先瓦刺之后,分四卫拉特,准噶尔部崛起居之。至清兴,准噶尔建庭于此,成为准噶尔政治、宗教之中心和浑台吉噶尔丹策凌兀鲁思(即蒙语领地之意)。
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清朝平定准噶尔后,察布查尔变为荒无人烟的原野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,清朝政府自东北调遣锡伯军民共3275人西迁伊犁,进驻察布查尔屯垦戍边。乾隆三十年(1767年),按新额鲁特例,不论旗分,以近200户为一牛录,锡伯昂吉共编为八旗八牛录:镶黄旗(乌珠牛录)、正黄旗(寨牛录)、正白旗(依拉齐牛录)、正红旗(堆齐牛录)、镶白旗(孙扎齐牛录)、镶红旗(宁古齐牛录)、正蓝旗(纳达齐牛录)、镶蓝旗(扎库齐牛录)。锡伯八旗,后称锡伯营,隶属于伊犁将军府锡伯营领队大臣直辖。锡伯营驻守疆域范围总面积约4800平方千米。锡伯营实际巡查境域范围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。同治五年(1866年),为“伊犁塔兰奇苏丹汗国”地方割剧政权所辖。同治十年(1871年)沦为沙俄殖民地,划归俄七河省管辖。光绪八年(1882年),清政府收回伊犁,与霍尔果斯河口对直头胡、特奇勒干山以西大片土地皆被划入俄境;光绪十年(1884年)新疆建省,锡伯营仍属伊犁将军统辖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锡伯营属伊犁镇边使署辖。民国四年(1915年),锡伯营属伊犁镇守使署辖,受新疆都督节制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划归巩留县辖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月14日,撤销伊犁锡伯营(包括四营),同时成立河南设治局(因处伊犁河南岸而命名)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1月1日,升格为县,正式成立河南县,海努克、加尕斯台同时划归河南县辖,隶属于伊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,河南县被鉴定为三等县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5月4日,河南县因与河南省重名,改名宁西县。
1944年成立伊犁、塔城、阿勒泰三区革命政府,宁西县改称苏木尔县。1950年6月11日苏木尔县复称宁西县,并成立宁西县人民政府,隶属伊犁专员公署。1951年坎乡由伊宁县划归宁西县(今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)辖后。1954年3月17日宁西县更名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,隶属伊犁专区。
1955年撤销伊犁专区,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改由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直辖。1975年设立伊犁地区,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,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隶属伊犁地区。1979年,撤销伊犁地区,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再次划归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。1985年撤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,设立伊犁地区。2001年3月26日,撤销伊犁地区,仍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,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