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隋大业四年(608年),炀帝为修筑汾阳宫,特划出宫室周围的汾源县、蔚汾县、秀容县组建楼烦郡。同时,改汾源县为“静乐县”;改蔚汾县为“临泉县”。改名原因是“汾源”、“蔚汾”两名与“汾阳宫”用字重复。而“静乐”是取义于“安静和乐”。
【沿革】
唐尧、夏、商均为冀州领域。春秋属晋地,战国为赵地,秦属太原郡晋阳邑。西汉高祖元年(前206年)始置县,名汾阳,属并州太原郡。东汉末废汾阳入九原县,立秀容护军于此,为秀容地。三国时期,属魏并州地太原郡。
西晋永嘉年间(307年—312年)置三堆县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327年)三堆废入平寇县,属肆州新兴郡。北齐置三堆戍,属肆州秀容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移岢岗治于三堆旧城,开皇十八的年(598年)改岢岚为汾源,大业四年(608年)改为静乐县,属河东楼烦郡。
唐初属河东道,武德四年(621年)置管州,因管涔山得名。同年析置丰润县,故治在今城关南1.5千米丰润镇,属岚州。武德五年(622年)丰润县废入宜芳县,改管州为北管州,静乐县属之。开元二十年(741年)废州,静乐县属河东道岚州。龙纪元年(889年)李克用于原楼烦表置宪州,析静乐县置玄池县,故治在今城关东南30千米下马城村。宪州领楼烦、玄(元)池、天池三县。
宋属河东路,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废静乐县为静乐军,后又废军复县。咸平五的年(1002年)宪州治自楼烦迁于此。景德三年(1006年),天池、玄(元)池二县并入静乐。熙宁三年(1070年)宪州废,静乐隶岚州,熙宁十年(1077年)又复置宪州,政和五年(1115年)宪州被赐名为汾源郡。
金初置静乐郡,天德三年(1151年)更名管州,为下刺史,统辖静乐县。兴定三年(1219年)升防御,隶河东北路。元初置河北路都元帅府,至元初境属管州。至元三年(1266年)静乐县又并入岚州,后为受州,隶太原路。大德九年(1305年),因地震,改太原路为冀宁路,所辖未变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顺帝,定鼎南京,废除宋、金、元以来的路制,废除元代冀宁路,复置太原府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废管州,复置静乐县,直属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忻州从太原府划出,升为直隶州,领定襄、静乐二县,隶属于雁平道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忻州废为忻县,与定襄、静乐2县均直属于山西省。民国二年(1913年)3月置北路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改名雁门道,静乐县属雁门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5月,废道制,静乐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,为三等县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9月,为适应抗战需要,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,静乐县属第二行政主任公署(驻岢岚县)。
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3月7日,日军占领静乐县城。同年4月,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、冀宁、河东、上党4道,静乐县属雁门道,直至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。
在抗战初期,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敌后,开辟革命根据地,建立抗日政权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1月,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娄烦县杜交曲镇小白石村成立,属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署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晋西北行政公署更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,静乐县随属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山西全省106县市被阎锡山军队抢占79个,阎锡山继续出任山西省政府主席,山西全省设为16个行政督察区,静乐县隶属第二区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)1月,山西省政府改设14个行政督察区,静乐县属第三区。同时期,中共领导的静乐县政权方面: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9月,晋绥边区行署下设吕梁、雁门两专署,静乐县南娄烦一带属吕梁专署,县北地区属雁门专署,翌年撤销此两专署,全县属边区行署六专署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2月,撤销晋绥边区行署,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西北行署六专署。
民国三十七年(1949年)8月9日,山西省成立后,静乐县划归山西省忻县专区。1958年11月3日,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,静乐县属晋北专区。1961年6月2日,撤销晋北专,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。静乐县隶属忻县专区。1967年3月26日,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1978年,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忻县地区行政公署,静乐县始终随属。1983年7月28日,忻县地区更名为忻州地区。2000年6月14日,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,设立地级忻州市,静乐县属忻州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