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西汉初置虑[lǜ]虒[yí]县,因县城西北有虑虒山,环城有虑虒河而得名。三国时,被匈奴占据。北魏太和十年(486年)复置县,在原虑虒县城南建新城,因“虑”与“驴”音近,“虒”古音“夷”,故县名改为“驴夷”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,改名五台县,因境内有五台山而得名。
[参看“五台山的由来”词条]
【沿革】
古为戎狄所属。西周时将冀北划为并州,今五台为并州北地,一度为北狄所居。 晋平公十一年(前541年),晋国苟吴大败北狄于大卤(今太原),地归于晋。周安王二十六年(前376年),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后,地属赵国。秦统一六国后,天下设立36郡,今五台县地属太原郡。
西汉初置虑[lǜ]虒[yí]县。因县城西北有虑虒山,环城有虑虒河而得名。虑虒县属太原郡。三国时期,地属魏国,隶太原郡,后为匈奴占据。西晋时,地属新兴郡,未置县。北魏太和十年(486年)复置县,在原虑虒县城南建新城,因“虑”与“驴”音近,“虒”古音“夷”,故县名改为“驴夷”,属肆州永安郡。北齐改属雁门郡。北周因之。
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,改名五台县,因境内有五台山而得名,仍属雁门郡。历经唐、五代十国,五台县均属代州。宋灭北汉,地乃归宋,仍隶属代州。金时,五台县属河东北路代州,金贞祐四年(1216年)升为台州。
元朝,台州属中书省南部冀宁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废台州,复置五台县,属太原府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五台县改属代州管辖,仍辖于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代州升为直隶州,直属山西布政司,领五台、崞、繁峙三县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5月,废代州为代县,原代州所辖的五台、崞、繁峙3县与代县均直属于山西省政府。民国二年(1913年)3月置北路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改名雁门道,五台县属之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5月,废道制,五台县直属于山西省政府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9月,为适应抗战需要,山西省政府依地形将山西划为7个大行政区,五台县为第一行政主任公署驻地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0月4日,日军侵占五台县城,6月27日,伪山西省公署正式成立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4月,日伪山西公署设置了雁门、冀宁、河东、上党4道,五台县属雁门道,直至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南下,聂荣臻领导的独立团留在五台山地区坚持游击战争,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11月,五台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属第一行政督察公署,旋改称晋东北政治主任公署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,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,五台县属二专署领导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改属晋冀二专区,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夏,改属晋中区一专区。
1949年10月设置忻县专区,初辖九县:忻县、代县、宁武、静乐、五台、定襄、繁峙、崞县、阳曲。1958年11月3日,忻县专区与雁北专区合并为晋北专区,1961年6月2日,撤销晋北专,恢复忻县专区和雁北专区,五台县复属忻县专区。1967年3月26日,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,五台县属之。1978年,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忻县地区行政公署,代县属之。1983年7月28日,忻县地区更名为忻州地区。2000年6月14日,撤销忻州地区和县级忻州市,设立地级忻州市,五台县属忻州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