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(529年)始置胶州,"领东武、高密、平昌三郡,治东武陵(今诸城市),以胶州名始此",因境内胶水而得名。《水经注》:“胶水出胶山北,县因以名。”至于胶水名字由来,《图经》云:水色如胶,北流三百里入海。
今胶州地域,秦到隋为黔陬[zōu]县,隋废黔陬县,其地并入胶西县。唐废胶西县入高密县,将高密以东部置板桥镇(位于今市城区)。北宋元祐三年(1088年)以板桥镇置胶西县。元置胶州,治胶西。北宋至元为胶西县,明、清为胶州,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,全国撤州改县,胶州改为胶县。1987年2月12日,撤销胶县,设立胶州市。
【沿革】
夏、商为莱夷之域,周初,东有莒、西有介,莒南迁后为计。周武王十三年(前1043年)封少昊后裔兹舆期为莒子,都于计”。“计”位于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城子村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以介地置黔陬县,属琅邪[yá]郡。
西汉时,斤胶州市境内除黔陬县外,还有计斤县,驻地在今城子村;邞县,驻地在铺集镇黔陬村;祓侯国,在今牧马城遗址。东汉建武十三年(37年)撤销邞县、计斤县和祓侯国,黔陬县属东莱郡,东汉建安三年(198年)改属城阳郡。西晋元康六年(296年)改城阳郡为高密国,徙陇西王司马泰为高密王,都黔陬,并将黔陬城迁到胶水西岸(今铺集村西北)。
南北朝时,刘宋永初元年(420年)黔陬属南朝宋青州高密郡,大明八年(462年)改属北海郡,北魏皇兴三年(469年)被北魏占领,黔陬属青州高密郡(治所在今诸城市)。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(529年)始置胶州,"领东武、高密、平昌三郡,治东武陵,以胶州名始此",此时治所在今诸城市。
隋开皇五年(585年)改胶州为密州,开皇十六年(596年)割黔陬县北部在胶、墨两水间置胶西县,隋大业九年(613年)胶西县毁于战火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胶州更名密州;武德六年(623年)撤销胶西县,其地并入高密县,将高密以东部置板桥镇(位于今市城区)。
北宋元祐三年(1088年)以板桥镇置胶西县兼临海军使,并置板桥市舶司,属密州。金代在胶西县境内设陈村镇(驻今胶东镇大店村)、张仓镇(驻胶南铁山镇张仓村)和梁乡镇(驻今里岔镇良乡村、良乡原名梁乡)。
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年)复设胶州,驻胶西县,辖胶西、高密、即墨三县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撤销胶西县,其境由胶州直辖,仍辖高密、即墨二县,明洪武八年(1375年)胶州改于莱州府管辖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撤并灵山卫归胶州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胶州升为直隶州,直属山东省,仍辖高密、即墨二县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,全国撤州改县,胶州直隶州改为胶县,属胶东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莱胶道,道尹驻胶县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,废道制,胶县直属于山东省政府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胶县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,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9月山东国民政府垮台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月15日,胶县沦为日占区,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划入青岛特别市,改为伪青岛特别市胶州乡区行政办事处,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又改为伪青岛市特别市胶州区办事处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胶县县政府随同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时期,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11月在胶县北部大杜戈庄成立胶县抗日民主政府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投降,胶县被民国政府占领。同年8月将漕汶、王台至抬头、埠上兰等以南的717个村庄划出成立诸胶县(后改名胶南县)。此时政区变动频繁,先后成立胶高县①、胶河县②,随后撤销,把划出的地区又重归胶县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胶城解放,滨北专员公署和县民主政府迁入。
1950年5月,改滨北专区为胶州专区,专署驻胶县。1956年2月,撤销胶州专区,胶县划入昌潍专区。1958年10月,胶县划入青岛市。1961年5月,胶县重新划归昌潍专区。1967年3月13日,昌潍专区易名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6年2月,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昌潍地区行政公署,胶县隶属昌潍地区。1978年11月,将昌潍地区的胶县划归青岛市管辖。1987年2月12日,撤销胶县,设立胶州市。
【注释】
①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由胶县、高密两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析置胶高县,治夏庄(今山东高密市区东北),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9月撤销,并入胶县、高密两县。
②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8月由胶县、胶南、诸城三县析置,属滨北专区。县人民政府驻铺集(胶州市铺集镇)。1953年7月撤销,其辖区划归胶县、胶南、诸城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