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唐为渤海县之水利镇。金明昌三年十二月(1193年1月)置县,因境内有“永利”、“东津”两地名,故命名利津。
另一说,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海在县东北之十里,产盐,居民资其利,案河水于此分为枝津入海,故曰利津。”
【沿革】
春秋战国时代,县境西南部是古陆地,属齐国、齐郡。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、蓼城县地。东汉以后,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,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, 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,隋代建永利镇(在今利津城河东岸),属浦台县。 唐、宋属渤海县永利镇。
金代明昌三年十二月(1193年1月)升永利镇为利津镇, 属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郡。元、明时代属山东济南府滨州。清代属山东武定府 (今惠民县城)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 1月,废府设道,利津县属岱北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,岱北道改称济南道,利津随属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武定道,利津县属武定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,废道制,利津县直属于省政府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利津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,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9月山东国民政府垮台。
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12月20日,日军侵占利津县城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3月5日,伪山东省公署成立,马良任伪省长。5月,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利津县属鲁北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利津县属武定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民国三十年(1941年)8月26日,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旅长许世友、政委景晓村、副旅长杨国夫、副政委刘其人等,率三旅七团、特务营、骑兵连、教导营、八团特务连及清河区军政机关、后勤单位2500余人,进驻垦区八大组,开辟利津、沾化两县北部沿海广大地区,创建垦区抗日根据地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8月18日,解放全县,10月18日,成立利津抗日民主政府,隶属渤海行署第四专署,直至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7月第四专署更名为垦利专区。
1950年5月,撤销垦利专区,所辖利津等9县划归惠民专区。1956年4月垦利县撤销,将黄河北4个区(新台、丰国、罗镇、集贤)划归利津县。1958年11月,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,沾化、利津并县称沾化县, 属淄博专署。1959年10月,恢复垦利县建制。1961年1月,复立惠民专区;10月,恢复利津县建制,仍属惠民专区。1967年2月27日,惠民专区改为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;1978年7月10日,撤销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,恢复建立惠民地区行政公署,利津县属惠民地区。1983年10月15日,成立地级东营市,惠民地区的利津县划归东营市管辖,同时原罗家公社的4个自然村和原六合公社划归新建的河口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