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秦统一六国后,置黄县。在县南二十里有黄山,有黄水,县因此为名。1986年撤销黄县,设立龙口市。名称源于原黄县的龙口镇(1993年11月19日,撤销龙口镇,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西城街道办事处)。
龙口之名始见于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,民间相传其渊源有二:一说,屺母岛原是孤岛,与陆地隔海相望,其间洪涛似奔牛,无风三尺浪,龙口由此而来;二说,西部海岸线“长滩一线连瑶岛,”犹如龙之上颌,南则界河蜿蜒入海,黄山馆一带陆地好象龙之下颏,其形恰似龙口,故名。
【沿革】
夏朝分天下为九州,龙口属青州,部落称为“莱夷”。西周初,莱夷部落建莱子国,都成遗址在兰高镇归城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此地置为黄县,隶属齐郡。
汉高祖四年(前203年)置东莱郡,黄县为辖属。东汉建武六年(30年),黄县仍隶于东莱郡。三国时属魏,郡县不变。西晋初,东莱郡改为东莱国,黄县属于东莱国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黄县隶属于东莱郡。东魏武定元年(543年)光州东牟郡移治黄县(今龙口市黄城集村)。
隋开皇三年(583年),黄县属牟州。开皇五年(585年)光州改称莱州,大业三年(607年),废牟州,改莱州为东莱郡,黄县等9县属东莱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废东莱郡,置莱州。如意元年(692年)割莱州之黄县、牟平、文登置登州。神龙三年(707年),改黄县为蓬莱县,登州治所移至蓬莱。先天元年(712年),又割蓬莱县置黄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登州为东牟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,复为登州,领蓬莱、黄县、文登、牟平等4县,治所蓬莱。
北宋,蓬莱、黄县、牟平、文登等4县属京东东路登州。金代,登州属山东东路,辖蓬莱、黄县、福山、栖霞4县。元初,登州隶属益都路,后归属淄州路、淄莱路,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改属般阳路,登州领蓬莱、黄县、福山、栖霞等4县,治所蓬莱。
明朝初期,黄县属山东省莱州府登州管辖,洪武九年(1376年)登州设府,黄县等7县以及宁海州属登州府。清沿袭明制,黄县仍隶属登州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,废府设道,黄县属胶东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东海道,黄县属东海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,道废制,黄县直属山东省政府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黄县属第九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抗战胜利后,黄县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,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9月山东国民政府垮台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2月5日,日军侵占黄县。5月,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黄县属鲁东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黄县属登州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5月15日至17日黄县城乡各界代表50余人,在菜园泊举行会议,成立了黄县抗日民主政府,隶属山东省胶东行政区北海专署区。抗战胜利后,黄县等6县以及龙口特区仍隶属北海专署区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下半年,山东解放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,黄县、招远县、招北县、栖霞县、栖东县、福山县、蓬莱县、长山特区、龙口特区等7县2个特区隶属胶东行署北海专区。
1950年5月撤销北海专区,所辖黄县等7县以及长山岛、龙口2个特区划属莱阳专区。1958年11月,莱阳专区更名为烟台专区,专署迁驻烟台。同时,蓬莱县、黄县、长岛县并为蓬莱县。1962年1月黄县复还原治,仍属烟台专区。1967年2月27日,烟台专区改为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8年7月10日,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烟台地区行政公署,黄县属烟台地区。1983年11月,烟台地区撤销,设立地级烟台市,黄县隶属烟台市。1986年9月23日,撤销黄县,设立龙口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