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西汉,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,置寿光县,因闾邱先生向齐宣王乞寿的故事而得名寿光。1993年6月1日,撤销寿光县,以原寿光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寿光市(县级)。
【传说】
闾邱是东周战国时人。年高德重,在乡里间很有威望,大家都称他闾邱先生。他与齐宣王有一次关于"乞寿"的辩答,历史上传为美谈。
齐宣王驾赴杜山(此山在今山东临淄县西)狩猎,闾邱先生率12位父老前往慰劳,齐宣王大为高兴,遂即命随从大臣,免去这13位父老的赋税。众父老称谢,唯有闾邱先生不动声色。齐宣王见此光景,便又命再免去父老们应出的夫役,众人又拜谢,闾邱先生仍无所表示,齐宣王便有些不高兴了。于是对闾邱先生说:"寡人今天为感谢父老们前来慰劳,所以免去你们的赋税和夫役,大家都为此而拜谢,你却一再不予理睬,难道我有什么过错么 ?”
闾邱先生说:"不然,我们来慰问大王,是想借此机会,向大王求寿,求富,求贵!"
齐宣王说:"人的寿命上天作主,我岂能给你们增寿!如今虽说仓库充裕,但那是备灾荒用的,也不能随意散发,使你们致富。我们国家的官职,现在高位不缺,低位又太小,也无法使你们显贵起来。"
闾邱先生回答说:"大王所说并不是我敢想的,我只是希望大王任命品德端正,秉公理事的人做官,制定公平而宽和的法令,这样,我便可得长寿;使百姓不误农时,安心生产,我自然就富足了;大王如果下令尊敬老人,孝顺父母,我也就得到尊贵了。如果按大王所说免去赋税和夫役的办法赏赐我们,岂不使国库受损!国家的夫役无人支应!所以我不能向你拜谢。"
齐宣王听罢,觉得有理,高兴地说:"你说得对,我愿聘你作我治国的助手。"
这便是闾邱乞寿的故事。后来西汉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,取"以光其寿"之意,为县命名寿光。
【沿革】
夏朝,属斟灌国。商朝,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。西周,属纪国。春秋战国时期,属齐国。秦朝,废封建,置郡县,寿光地为剧县、益县,属齐郡。
西汉,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,置寿光县,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,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。当时县治在今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(王莽曾改名“翼平亭”)。东汉时,寿光县属青州乐安国。
三国魏时,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。 西晋,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。南北朝时,寿光县废,原寿光县地分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、青州齐郡的益都县、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、乐城县。
隋代,文帝开皇六年(586年),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,隶属青州北海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。到大业初年,撤闾邱县,并入寿光。此后,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。
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各代,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。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,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,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,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,明代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,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,废府设道,寿光县属胶东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淄清道,寿光县属之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道制,寿光县直隶于省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寿光县属第十四行政督察区,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9月山东国民政府垮台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月9日,日军侵占寿光县,5月,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寿光县属鲁南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寿光县属青州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时期,除国民党张景月部的县政府(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),还有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0月下旬,成立中共寿光中心县委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6月,成立寿光县抗日民主政府,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,县府在今台头镇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初,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,成立渤海区行政公署,寿光县属渤海行署第五专署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9月渤海行署调整为四个专署,寿光县属第三专署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析寿光县南部八个区置寿南县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7月第三专属改称清河专区,寿光属之。
1950年5月撤销清河专区,寿光县划入昌潍专区。1953年8月,寿南县并于寿光县。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,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。1967年3月13日,寿光县属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6年2月,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昌潍地区行政公署,寿光县属昌潍地区。1981年5月,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,1983年10月,潍坊地区更名潍坊市,寿光县属潍坊市。1993年6月1日,撤销寿光县,以原寿光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寿光市(县级)。8月8日,寿光市正式挂牌成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