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汉高祖八年(前199年)封将军张说为“安丘懿候”,食邑古渠丘(安丘古称)地三千户,国名“安丘”,因战乱之后人心思安,故将渠丘易名安丘。汉武帝元鼎四年(前113年),安丘侯张指坐入上林谋盗鹿,安丘侯国除。汉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,置安丘县,以安丘侯国名县。1994年1月18日,撤销安丘县,设立县级安丘市。
【沿革】
今安丘,夏、商两朝为斟寻国地。西周属淳于国。春秋时,称渠丘,境内分属杞、莒、纪三国。中南部属莒国,莒子朱在此地建城邑(莒是夷国,国君无谥号,以他常居地之名为号,故称”渠丘公“)。西部为纪国之“郚”。周桓王十三年(前707年)冬,淳于公外逃,次年淳于国为纪国占有。周庄王七年(前690年)齐灭纪,“郚”地入齐国。战国时大部分属齐,少部分属鲁国。秦统一中国后,县境南部属琅琊郡,西部属临淄郡,东部和北部属胶东郡。
汉高祖八年(前199年),封将军张说[yuè]为安丘懿候(候国),治所在牟山北,汶河南岸,自此始有安丘之名。汉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年),置安丘县,属北海郡,治所在今城南高地上。西汉高密顷王刘章七子刘常,成帝鸿嘉元年(前20年)正月封安丘侯,安丘侯国国都山东安丘县西南8公里牟山北1.5公里。王莽篡位后,废安丘侯国为县,称诛郅县。东汉时,恢复安丘旧名。
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安丘并入昌安县后,改称牟乡城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于此置牟山县(现该遗址已淹没于牟山水库中)。大业二年(600年)改牟山县为安丘县。唐乾元二年(759年)安丘县治所迁到汉平昌县故城,改称辅唐县,而“牟乡城”渐废。五代时期,梁复曰安丘县,后唐又改为辅唐,后晋改称胶西。
宋开宝四年(971年)改胶西仍为安丘,县治所由昌安故城迁至今县城处,昌安城遂废。金、元时,安丘县属密州,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省密州,安丘县属青州府。清代,沿袭明制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,废府设道,安丘县属胶东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莱胶道,安丘县属之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道制,安丘县直隶于省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安丘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,直到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9月山东国民政府垮台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8月1日,日军第四次侵入安丘,并开始驻扎军队。5月,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安丘县属鲁东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安丘县属莱潍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相继诞生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0月在西南山区建立中国共产党安丘县委员会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7月,八路军解放西南山区,建立莒、沂、安抗日根据地,9月在柘山区西古庙村建立安丘县抗日民主政府,属鲁中区沂山专署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6月县境东南部解放,7月在景芝建立淮安县政府,属沂山专署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4月安丘全境解放,5月在县城建立(新)安丘县政府,属昌潍专区,当时三县并存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9年)6月,(老)安丘县改称丘南县,(新)安丘县改称安丘县。
1950年6月,淮安县改称潍安县。1952年6月潍安县并入安丘县,1953年8月丘南县并入安丘县。1967年3月13日,安丘县属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6年2月,昌潍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昌潍地区行政公署,安丘县属昌潍地区。1981年5月,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,1983年10月,潍坊地区更名潍坊市,安丘县属潍坊市。1994年1月18日,撤销安丘县,以原安丘县的行政区域设立县级安丘市,由潍坊市代管。
【附加】
安丘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写作“安邱”,是因为主要有三次为避孔子名讳,而诏令把“丘”改作“邱”的运动,第一次,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“推明孔氏,独尊儒术”建议后,颁诏改“丘”为“邱”。第二次是金明昌三年(1192年)修曲阜孔庙时,命臣庶回避孔“丘”之名,其域内“丘”姓改为“邱”姓。第三次,是雍正三年(1725年),这次影响最大、范围最广,雍正帝诏令“丘”改为“邱”姓。
1987年12月1日,安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安政办[1987]37号《关于安丘县名的由来好标准书写形式的通知》:县名的标准书写形式应是“安丘县”,“丘”不应写成“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