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疏附县


[日期:2014-02-16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550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清驻喀官府迁移至喀什噶尔城(今喀什市)西北二里处新筑的“徕宁城”(今喀什地区公安处一带)。道光六年(1826)徕宁城被毁,道光八年(1828)在回庄筑新城,定名“恢武”移疏勒官府、军队、仓库于新城,设一知县治理,称疏勒县,习惯上称新城或汉城,原疏勒府治所改为疏附县,也就是疏勒府的附城,习惯上称老城或回城。光绪九年(1883年)在喀什噶尔道城设疏附县,意为“附属疏勒直隶州”。

       维吾尔语称“喀什噶尔阔纳协海尔”,意思是“喀什噶尔老城”。又名托克扎克,清初属喀什噶尔,《西域图志》作托克库尔萨克,《西域同文志》释为“托克,饱也;库尔萨克,大腹也。地丰,于稼人能饱食,故名。”即能吃饱肚子的(地方),意指“地丰人富”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西汉初年为西域疏勒国的一部分。北周至隋朝时属突厥地。唐时属疏勒都督府。宋代前期为哈拉汗王朝,陪都,后期为西辽政权辖地。元代属察合台领地。明至清初为察合台后裔领地。

       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清驻喀官府迁移至喀什噶尔城(今喀什市)西北二里处新筑的“徕宁城”(今喀什地区公安处一带)。道光六年(1826)徕宁城被毁,道光八年(1828)在回庄筑新城,定名“恢武”移疏勒官府、军队、仓库于新城,设一知县治理,称疏勒县,习惯上称新城或汉城,原疏勒府治所改为疏附县,也就是疏勒府的附城,习惯上称老城或回城。光绪九年(1883年)在喀什噶尔道城设疏附县,意为附属疏勒直隶州,隶属于喀什噶尔道疏勒直隶州(州治即原“恢武”城,即今疏勒县城),托克扎克为疏附县所辖九大回庄之一,《新疆图志》作托古萨克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之后,疏附县先后属喀什行政区、喀什专署、喀什行署。1952年从疏附县析置喀什市,1955年疏附县委和县政府由喀什迁驻托克扎克,为新县城之始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