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东平,古称东原。汉为东平国,东晋改东平郡,郡治在宿城,唐贞元四年(788年),宿城县改名东平县。名称源自“东原底平”。据《尚书·禹贡》载:大野既潴(潴,水退之意),东原底平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为东平州,民国二年(1913年)废旧制府、州、厅为县,东平州改东平县。
【沿革】
唐虞夏商时期称东原,属徐州之域。西周、春秋时期,今东平境内有须句、鄣、宿等诸侯国。战国时期,境内置无盐邑(治今无盐村),属齐。秦朝,境内设须昌县(治今埠子坡)、无盐县(治今无盐村)、张县(治今霍庄),属薛郡。
西汉甘露二年(前52年),汉宣帝置东平国,以无盐邑为县城,宿城为王城,属兖州刺史部。至东汉永平二年(59年),东平国领须昌、无盐、寿张、富城、章、东平陆、宁阳、南平、阳槁、湖陵十县。三国魏,撤章县,须昌、无盐、寿张、富城仍属东平国(治迁寿张县治霍庄)。西晋,东平国都由寿张迁至须昌,东晋改东平国为东平郡,郡治宿城。南北朝,隶属未变。
南朝宋,撤富城,北魏又复置。至北齐,富城县废制,无盐并入须昌县(治迁宿城)。北周,境内须昌、寿张二县属鲁州。隋代,寿张县治寿张集,属济北郡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须昌县迁回原治;就原无盐县境置宿城县(治宿城)。须昌、宿城二县属郓州(州治郓城)。
唐乾元元年(758年)改东平郡为郓州,治所未变;贞元四年(788年),宿城县改名东平县。五代,须昌、寿张县沿属郓州。后唐同光元年(923年),改须昌为须城县。宋代复名郓州,咸平三年(1000年),河决受淹,遂移州城于王陵山前(今州城)。宣和元年(1119年),改郓州为东平府。
金天会六年(1128年)立刘豫为“大齐”帝,先治大名,后迁须城伪称东京。并以须城为山东西路首邑。境内须城、寿张县仍属东平府(治须城)。元代设东平路,辖54州县,须城、寿张二县属东平路,须城为路城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改路为府,须城为东平府治,寿张沿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,寿张县分并须城、阳谷县。洪武八年(1375年),东平府降为州,同年撤须城县并入东平州,属济宁府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复置寿张县于王陵店(今台前县),始离本境。洪武十八年(1385年),东平州改属兖州府。明代东平州领辖汶上、东阿、平阴、阳谷、寿张5县。
清代前期,东平州仍属兖州府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,升东平州为直隶州,领辖东阿、平阴、阳谷、寿张4县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撤直隶州为散州,治东平州城,属泰安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废旧制府、州、厅为县,东平州改东平县,属济西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3日,济西道改为东临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泰安道,东平县属泰安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废道制,东平县直属山东省政府。1935年,属省第一实验区行政长官公署。自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起,山东省国民政府将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为17个),东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。”七·七“事变后,东平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。抗战胜利后,东平县属山东省国民政府第十五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8月17日,日本侵略军侵入东平。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和济南、烟台两市,东平县属鲁西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东平县属泰安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泰西人民开展了创建泰西敌后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9月27日,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,先后属泰西行政委员会和泰西专员公署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属冀鲁豫第一专署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改属冀鲁豫第二专署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,属冀鲁豫第八专署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,属冀鲁豫第七专署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,东平县复属泰西专署。
1950年5月,泰西专区并入泰安专区,东平县属泰安专区。1958年12月,撤销泰安专区,东平县聊城专区,同时平阴县并入东平县。1959年8月,改属济南市。同年10月,撤东平县恢复平阴县建制。1961年7月恢复泰安专区。1962年1月1日,恢复东平县建制,复属泰安专区。1967年3月成立“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”,1972年7月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泰安地区行政公署,东平县一直随属;1985年5月撤销泰安地区,原县级泰安市升为地级市,东平县属泰安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