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齐灵公十五年(前567年)12月,齐侯灭莱,迁莱民于郳,因此地荒芜,又为莱民所居,故名。《水经注》引旧说云:“齐灵公灭莱,莱民播流此谷,邑落荒芜,故曰莱芜”。
此外还有三说:其一,旧时传说,今莱芜城附近,从空中落下一块石头,莫测来源,按道家观点谓此石来自于“无”,为此县名莱芜。山名取目说。
其二,《水经注·淄水》:“泰无、莱柞并山名也,郡县取目焉,汉高祖置。”
其三,王献唐在《人与夷》中认为:莱芜是莱族与牟族杂居而得名。古读“牟”为重唇音,声与“芜”相似,转写为莱芜,故曰莱芜
【沿革】
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、平州邑地。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,故址在今城东10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;嬴邑属于齐国,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;平州邑在莱芜西部。
秦置嬴县(治所在今城子县村),属济北郡。西汉增置牟县(治所在今赵家泉村),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。嬴、牟、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。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。同时撤消设在淄川的莱芜县,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,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。北齐天宝七年(556年),撤消牟县,并入博平县。
隋代开皇十六年(596年),复置牟城县,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,从此牟县再未出现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撤销嬴县,并入博平县。唐长安四年(704年),于北魏嬴县故城(今南文字村)复置莱芜县。从此,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。元和十五年(820年)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,太和元年(835年)复置莱芜县,治所仍在南文字村,属兖州鲁郡。
宋初莱芜县属兖州鲁郡,继属袭庆府鲁郡。金代,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,于大定十二年(1172年)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,属泰安州。元朝时泰安州辖4县:奉符,长清,莱芜,新泰。明朝,莱芜县仍属泰安州。清世宗雍正二年(1724年)改为泰安直隶州,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泰安州为泰安府,莱芜县属泰安府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莱芜县属岱北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岱北道改称属济南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泰安道,莱芜县属泰安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,废道制,莱芜县直属山东省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全省设立12个行政督察区(后增至17个),莱芜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。抗战胜利后,莱芜县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月1日和12月12日日本侵略军两度侵占莱芜。伪山东省公署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,莱芜县属鲁西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莱芜县属泰安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相继诞生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8月,莱芜县民主政府成立,属七县行政联合办事处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,莱芜县属鲁中行署泰山专署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,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、沂源、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、莱东、莱南三县,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仍属泰山专区。
1950年5月,莱芜县随泰山专区撤销而划入泰安专区。1958年12月撤销泰安专区,所属县划归济南市和聊城专区,1961年7月恢复泰安专区。1967年2月,泰安专区改称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8年7月,泰安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泰安地区行政公署,莱芜县属泰安地区。1983年8月,撤销莱芜县,改设省辖县级市,由泰安市代管。1992年11月,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,辖莱城、钢城两个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