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隋开皇六年(586年),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。冠县因春秋时期在此设冠氏邑而得名。杜预曰:冠氏即馆陶也。
【沿革】
夏代,位属兖、冀二州接壤地带。商代,为“商畿内地”。西周,初属“三监地”,后“三监地”统名为卫,遂属于卫国。春秋时期,属晋国,南部为黄邑(今黄城),西部为冠氏邑。战国时期,初属于晋国,后属魏、赵国。秦代,属东郡、邯郸郡。
西汉平帝二年(2年)置馆陶县,属魏郡,治所在今东古城镇,今县境西部属之;又置发干县,据今县境东部,属东郡。三国时期,属魏国,为冀州阳平郡馆陶、发干县地。
西晋,今冠县辖地属司州阳平郡,为馆陶、发干县地。十六国时,属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北魏等国,先后属司州阳平郡、中州阳平郡、冀州贵乡郡、兖州阳平郡、相州阳平郡,均为馆陶、发干县地。南北朝时期,先为相州阳平郡馆陶、发干县地;西魏大统十二年(546年),改相州为司州,遂为司州阳平郡馆陶、发干县地。北齐废发干县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,于馆陶置毛州。
隋开皇初废阳平郡,馆陶县改属武阳郡,县治北迁至今北馆陶镇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,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南部置冠氏县,因古冠氏邑为名,治今冠城镇,属毛州。大业二年(606年)毛州废,冠氏县属魏州武阳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,复置毛州,冠氏县遂再属之;唐贞观元年(627年),属河北道魏州魏郡。
五代后梁、后唐时期属魏州;后晋时属广晋府;后汉、后周时属大名府。北宋时期,属河北东路大名府;南宋、金时期,冠氏县属大名府路大名府。元初,属东平路;至元六年(1269年),冠氏县升为冠州,直隶中书省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降州改称冠县,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。清,冠县属山东省东昌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冠县属山东省济西道;民国三年(1914年)改属东临道;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东昌道,冠县属之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废道级建制,冠县直隶山东省;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“七·七”事变后,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有鲁西、鲁北、胶东三个行署,并划分为十七个行政督察区,冠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。抗战胜利后,冠县仍属第六行政督察区。
日伪统治山东时期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3月5日,伪山东省公署成立,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,冠县属鲁北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冠县属东临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共产党领导下的县、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,冠县抗日县政府建立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1月,中共鲁西区党委(即中共山东分局第2区党委)在馆陶县成立,共领导7个地委,冠县等7县属于一地委。同年9月25日,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,领辖冠县、馆陶、丘县、莘县等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15日,泰西与鲁西北两个行政委员会合并,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,领泰西、运西、鲁西北、运东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冠县隶属鲁西北专署,同年11月鲁西北专署更名为鲁西区第三专署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属鲁西北专署,翌年7月属冀鲁豫区第三专署,同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第十八专署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7月属冀南区第七专署;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6月属冀鲁豫区第七专署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冠县并入永智县,属冀鲁豫区第七专署。同年10月,改属冀南第一专署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12月,恢复冠县,仍属冀南第一专署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20日,冀鲁豫边区撤销,成立平原省,同时成立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冠县隶属该区。
1952年11月,平原省撤销,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,冠县随属。1958年1月属聊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59年9月属聊城专员公署。1967年3月属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政公署。1997年8月29日,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,设立地级聊城市,冠县隶属聊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