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东阿县


[日期:2015-08-14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794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东阿置邑,始见《春秋》,名柯。因济,黄二水沿今东平湖两岸入境,河曲形成大陵故称“阿”。战国改称阿,秦时称东阿,属东郡。西汉置东阿县。据《尔雅》:“大陵曰阿。”据《泰安府志》:“郡秦属东郡,汉置东阿县。盖以阿属东郡而立名。”阿,有二:在赵者曰西阿,在齐者曰东阿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春秋时,置柯邑,原属卫国,后属齐国。战国时改称阿邑,仍隶齐国。秦始称东阿,属东郡。汉置东阿县,仍属兖州部东郡。三国时为魏地,亦隶东郡。西晋属济北国,东晋改国为郡,东阿属之。南北朝大明元年(457年)并入谷城县。北魏,恢复东阿县;北齐,省谷城入东阿,属济州。

       隋代,东阿属兖州济北部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属济州,隶河南道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更州为郡,隶济阳郡;同年恢复谷城县。唐天宝十三年(754年),改属郓州东平郡。大历元年(766年),郓州改为淄青道,东阿属之。唐元和十四年(819年)改隶天平郡。五代十国时,属郓州天平节度使。

       宋初,东阿属京东路;庆历元年(1041年)改隶西路安抚使;政和五年(1115年)属大都督府,建炎元年(1127年)改隶东平府。金代,隶山东西路东平府。元初,隶东平路;至元九年(1272年)东平改为下路总管府,东阿属之。

       明初属东平府,洪武八年(1375年)东阿隶济宁府东平州,洪武十八年(1385年)改属兖州,隶山东布政使司。清初,属兖州府东平州;雍正十三年(1735年)改隶泰安府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年(1913年)东阿县属山东济西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改属东临道。民国十四年(1925年)10月,山东督办兼省长张宗昌置泰安道,东阿属之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5月废道级建制,东阿县直隶山东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“七·七”事变后,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成立有鲁西、鲁北、胶东三个行署,并划分为十七个行政督察区,东阿属第六行政督察区。抗战胜利后,东阿县仍属第六行政督察区。

      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3月5日,伪山东省公署成立,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,东阿县属鲁西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东阿县属泰安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
       抗日战争爆发后,共产党领导下的县、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建立东阿县抗日民主政府,隶鲁西行署第四专署;民国三十年(1941年)7月,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署;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12月,冀鲁豫行署第一、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,东阿属之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3月1日,抗日民主政府将东阿周边地区曾归属平阿、张秋、徐翼、河西等县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东阿县改隶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冬,东阿县机关迁驻铜城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20日,冀鲁豫边区撤销,成立平原省,在铜城镇设立新东阿县城(原东阿镇划归平阴县),东阿县属平原省聊城专署。

       1952年11月,平原省撤销,东阿县改隶山东省聊城专区。1958年12月,东阿县撤销,其辖区分别并入寿张、茌平二县;1961年7月恢复东阿县,其隶属未变。1967年聊城专区改为地区,随改属聊城地区。1997年8月29日,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,设立地级聊城市,东阿县隶属聊城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