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茌平县


[日期:2015-08-14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121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统一六国,实行郡县制,置茌平县,因县治在“茌山”之地势平坦处,故名,但茌山究竟是指哪座山,仍众说纷纭。茌[chí],本作茬,草茂盛的意思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夏、商属兖州,西周属齐国,秦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,置茌平县。因县境在“茌山”(今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金牛山)之平陆,故名茌平。西汉属兖州部东郡。王莽时(9年)改茌平为功崇县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,复称茌平,属兖州部济北国。三国时,为魏地,北齐并入聊城。

       自东晋初年(318年)到南北朝时期北齐天保二年(551年)二百多年的时间里,县城迁至今乐平镇的土城村,又称鼓城,布鼓城,阳城等。期间,北魏时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,北齐并入聊城县。北齐天保二年(551年)至隋朝开皇元年(581年),茌平县并入聊城。

       隋初复置茌平县,治兴利镇(今杜郎口镇杜郎口村),属贝州清河郡;隋末并入聊城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聊城县复置茌平县,属河北道博州博平郡。贞观元年(627年)茌平县并入聊城县。

       金朝天会八年(1130年),伪齐皇帝刘豫复置茌平县,属山东西路博州,治今城。元朝,茌平县属东昌路总管府;明、清两朝茌平均属东昌府管辖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年(1914年)茌平县属东临道,民国十四年(1925年)改属东昌道,民国十七年(1928年)撤销道制,茌平县属山东省政府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,莘县为第六行政督察区(驻聊城),直至新中国建立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2月日军侵入茌平,国民党县政府流亡。日伪山东省公署,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,茌平县属鲁北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茌平县属东临道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
       抗日战争爆发后,共产党领导下的县、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。1939年1月,中共鲁西区党委(即中共山东分局第2区党委)在馆陶县成立,共领导7个地委,茌平等6县属四地委。10月26日,泰西行政委员会成立,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15日,泰西与鲁西北两个行政委员会合并,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,领泰西、运西、鲁西北、运东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茌平等8县隶属运东专署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9月茌平解放,属冀鲁豫区第六专署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20日,冀鲁豫边区撤销,成立平原省,同时成立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茌平县隶属该区。

       1952年11月,平原省撤销,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,茌平县随属。1958年1月属聊城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1958年12月,东阿县撤销,其辖区一部分并入茌平县,1961年7月恢复东阿县。1959年9月属聊城专员公署。1967年3月属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7月属聊城地区行政公署。1997年8月29日,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,设立地级聊城市,茌平县隶属聊城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