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阳谷县


[日期:2015-08-02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854次

【沿来】
      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东阿县地置阳谷县。取东阿县与阳谷县边界的阳谷亭为名,而阳谷亭又因在谷城山之南,故名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今阳谷在唐虞三代属兖州之域。春秋、战国时期,阳谷均属齐国的柯邑。秦行郡县制,时阳谷境域属东郡。西汉时期设置东阿县,阳谷之地大部分属东阿县管辖,西南部分属阳平县与范县。东汉东阿县建制与西汉相同。

       三国袭汉制,境域统属魏地,东阿县属济北国。西晋,东阿县属济北国及东平国。西晋末县废,北魏复置东阿县。北魏及齐周,东阿县属济州部济北郡。

      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析东阿县地置阳谷县,属济州。取东阿县与阳谷县边界的阳谷亭为名,阳谷亭在谷城山之阳,故名。大业三年(607年)阳谷改属济州济北郡,东阿属兖州济北郡。

       唐初,阳谷县属河南道济州济阳郡。唐天宝十三年(754年)改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。五代时仍属郓州东平郡。宋景德三年(1006年)阳谷县徙治于孟店(今阳谷镇),属京东西路东平府东平郡。

       辽、金承宋制,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。金时,阳谷县属山东西路东平府。元,阳谷县属山东行省东平路。明,阳谷县属山东布政使司兖州府东平州。清,阳谷县初改属山东省兖州府。雍正八年(1730年)改属东平直隶州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复属兖州府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山东省废府设道,阳谷县属济西道(治聊城),民国三年(1914年)改属东临道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道,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政府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,阳谷县为第六行政督察区(驻聊城),直至新中国建立。

       日伪统治山东时期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3月5日,伪山东省公署成立,将全省划分为鲁西、鲁东、鲁北、鲁南4道,阳谷县属鲁西道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7月,唐仰杜任伪省长期间效仿清代,山东设“九州十府”的政区建制,阳谷县属东临道,为驻所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,伪山东省公署瓦解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十六(1937年)抗日战争爆发后,共产党领导下的县、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,成立鲁西行政主任公署,下设泰西、运西、鲁西北、运东4个专署。是时,聊城、东阿、阳谷、博平、清平、茌平等县属运东专署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6月,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,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,辖7个专署,筑先、阳谷、东阿、茌平、博平、清平等县属第四专署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12月,冀鲁豫行署第一、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,辖筑先、阳谷、东阿、茌平、博平、清平、平阿等县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9月,恢复冀鲁豫、冀南两区行署,冀鲁豫行署辖8个专署,是时,筑先、阳谷、东阿、茌平、博平、清平、平阿县属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,后改为第六专署,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至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8月,寿张、阳谷、范县、濮县、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8月20日,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,属平原省。聊城、阳谷、东阿、茌平、博平、堂邑、清平、冠县、莘县、高唐、寿张及聊城城关区(县级)隶属该区。

       1952年11月,平原省撤销,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,阳谷县随属。1967年3月,聊城专员公署更名为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78年7月,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聊城地区行政公署,阳谷县随属。1997年8月29日,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,设立地级聊城市,阳谷县隶属聊城市。

【附加】
       阳谷县县府驻地最早设在今阿城镇叠路头村叠路桥附近,后此地被黄河水淹没,县城于宋太祖开宝六年(973年)迁上巡镇,其上巡镇位于现在张秋镇城坡村,现在的县城地址,是宋朝景德三年(1006年)迁来,当时此地名叫孟店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