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周代属卫国的鄄邑。西汉在此置鄄[juàn]城县,因古鄄邑为名。
【沿革】
夏商时为兖州之域,春秋时卫成公在鄄邑建都,战国时为齐国鄄邑,秦时改鄄邑为鄄城,西汉时建县,因本境内古时有鄄邑,故名鄄城。三国属魏,隶属兖州济阴郡,曾两次改为王国。
西晋属兖州濮阳国。东晋十六国,鄄城先后属后赵兖州济阴郡、前燕兖州东郡、前秦兖州、后燕兖州东郡,兖州、东郡均治鄄城。北魏、北齐、北周均于鄄城置濮阳郡。
隋朝,鄄城县先属濮阳郡,后属郓州(治郓城)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于鄄城置濮州和濮阳郡。大业三年(607年),废濮州入东平郡。隋末陷于寇贼。
唐初属鄄城县,雷泽县地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讨平王世充,复置濮州及临濮县,并在鄄城县置永定县,在雷泽县置长城、安邱2县。武德八年(625年),废永定县入鄄城县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,鄄城临濮雷泽3县属河南道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废濮州设濮阳郡,治鄄城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改濮阳郡为濮州。
五代十国(907年--960年),鄄城县先后为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濮州属地。宋,鄄城县属京东西路濮州濮阳郡。金属大名路濮州。元朝,先后属东平路濮州、中书省济宁路濮州。
明朝初属中枢省濮州。明太祖洪武二年(1369年),废鄄城县入濮州,于鄄城置千户,属东昌府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濮州属地。明代宗景泰二年(1451年),因黄河之患,濮州治由鄄城迁至黄河西之王村集(今河南范县濮城),鄄城古城遂称旧城。
清朝初属山东省东昌府濮州地。雍正八年(1730年),升濮州为直隶州,直属山东省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又降为散州,改属曹州府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属兖沂曹济道曹州府濮州地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,改濮州为濮县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“濮鄄分治”,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,仍属山东省第二专署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并鄄城县入濮县,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(驻聊城)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,濮县改属山东省第十六专署(驻菏泽)。
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5日,成立鄄城抗日县政府,属运西专署。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署。11月运西专属改称鲁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专署,鄄城县随属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8月属冀鲁豫第十八专署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2月属冀鲁豫第二专署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6月2日山东全境解放,8月建平原省,鄄城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。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,鄄城县随菏泽专区属山东省。1958年10月撤菏泽专区,鄄城县改属济宁专区。1959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,鄄城县仍属菏泽专区。1967年2月菏泽专区改称荷泽地区,鄄城县属菏泽地区。2000年6月23日,撤销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,设立地级菏泽市,2001年1月8日地级菏泽市正式挂牌成立,鄄城县隶属菏泽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