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秦始皇东游至户牖[yǒu](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爪营),“霾雾四塞”不能前行,遂命此地为“东昏”。西汉建元元年(前140年)于东昏建东昏县。新王莽始建国元年(9年),改东昏县为东明县,使其意相对。东明县名始于此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复改东明为东昏。曹魏黄初四年(223年),废东昏县为东昏镇。北宋乾德元年(963年),复于东昏镇置东明县。
【沿革】
西周、春秋,今境属卫国。秦汉时期,据《大名府志》载,秦嬴政二十九年(前218年),秦始皇东游至阳武县户牖乡,“霾雾四塞”不能进,遂命此地为东昏。西汉建元元年(前140年)建东昏县(址在今兰考县北偏东爪营),属陈留郡。新始建国元年(9年),王莽即位,改东昏为东明,是东明县名由来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复改东明为东昏,仍属陈留郡。此外,今境内尚有冤句、离狐县地。
三国时,曹魏黄初四年(223年),废东昏县为东昏镇,将县域分入外黄、济阳二县,均隶陈留国。从此至五代末,七百多年间于东昏镇未再置县。冤句、离狐属济阴郡。
隋,属济阴郡之外黄、济阳、冤句和东郡之离狐。 唐,今境南部属冤句,北部属离狐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离狐为南华,属曹州。 北宋乾德元年(963年),复于东昏镇置东明县,属京畿路开封府。此外,境内尚有京东西路兴仁府之南华、宛亭(冤句改)地。
金兴定二年(1218年),因避河患,徙治于黄河北岸今东明集,属南京路曹州。原县城降为通安堡。同时废宛亭、南华二县。 元,东明县属中书省大名路开州。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为避河患,县城迁至云台集(今县西堡城)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废东明县,原境域分属开州及长垣县。明弘治三年(1490年)重置东明县于大单集(今县城址),属京师大名府。清,东明县属直隶省大名府。
民国初年, 东明县属直隶省大名府。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,大名府改为大名道,东明县属之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废道, 直隶省改为河北省,东明县直属河北省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属河北省第十七区,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第十七区改为第十区,东明县随属。同年7月,日本侵略军侵占县城,东明陷落。
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,八路军攻克东明城,建立东明抗日县政府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3月,在东明、曹县、菏泽三县结合部建东垣抗日县政府,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9月在东 明县东北部与菏泽县西北部建南华抗日县政府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2月,东明县撤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恢复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2月改称东明民主县政府,与东垣、南华同属冀鲁豫第五专区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8月撤东垣县并入东明县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9年)8月南华县撤销,其辖区析入东明县与菏泽县。同时,平原省成立,建菏泽专区,东明县属之。
1952年11月,平原省撤销,东明县划入河南省郑州专区,1955年10月改属开封专区。1963年,为解决河南、山东两省交界地区水利问题进行区划调整,将东明县又从河南划归山东省,属菏泽专区。1967年3月菏泽专区改称菏泽地区,东明县属菏泽地区。2000年12月,撤销菏泽地区建制,改称菏泽市,东明县属菏泽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