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1960年置金湖县。取名“金湖”,是因为县境内有汜光湖,而汜光湖在古代名为“津湖”(魏书作精湖),于是用“津湖”的谐音“金湖”作县名,另外境内也有大金沟、小金沟等地名;同时也是因为汜光湖湖面宽广,水产丰富,好似取之不尽的金银之湖。
【沿革】
春秋时期属吴国,战国初期,越国兼并了吴国此地属越国。楚威王六年(前334年),兴兵伐越,灭越后,杀越王无疆,尽取其地。本县县境入于楚国的领域。秦朝,全国推行郡县制,本县县境隶属九江郡东阳县。
汉高祖刘邦六年(前201年)正月,更立齐王韩信为楚王。 “王淮北,都下邳”,东阳郡属汉朝的楚国。汉高祖六年(前200年),以东阳郡、彰郡(今丹阳)、吴郡三郡共五十三县,立将军刘贾为荆王。“王淮东,都广陵(在瓜州,原吴王夫差筑)”,本县县境是汉朝荆国的疆土。
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,淮南王英布反,向东攻击荆国,刘贾败走富陵(属临准郡),为英布的军队所杀。是年,汉高祖刘邦在沛县,宣布其兄刘仲的儿子刘濞为吴王,都广陵,本县县境是汉朝的吴国。汉景帝三年(前154年),吴王濞发动了“吴楚七国之乱”,两个月就失败了。汉景帝于是年封其子刘非为江都王。本县县境又属汉朝的江都国。
汉武帝元狩二年(前121年),江都王刘建因刻玺、铸印、制绶暴露而自杀,江都国废除,东阳郡降为县,属广陵郡。广陵郡下领广陵、江都、高邮、平安、凌、东阳、射阳、盐渎、舆、堂邑、海西等十一城。汉武帝元狩六年(前117年),封其第五子刘奇为广陵王,食禄广陵、江都、高邮、平安四县。“分土不治民”,国属广陵郡。是年,置临淮郡,领县二十九。本县境内涂沟以西属东阳县,上属临淮郡,涂沟以东属平安县,仍属广陵郡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,全国设“州”一级政区,置十三部刺史。今苏皖长江以北和鲁南地区,均归徐州刺史部监察。
汉宣帝本始元年(前73年)四月,封刘弘为东阳节侯。东阳县便有汉朝皇族的食禄田庄。汉成帝河平二年(前27年),封其舅王谭为平阿县侯,置平阿县,管辖平阿湖(在石臼湖西北)、平阿村(今金沟镇西一带)、下阿溪(菱塘桥西北)、乎阿溪(今问桥乡西南之湖中)、北阿镇(今塔集镇)。
王莽篡汉,改国号新。广陵郡改名江平郡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(30年),恢复原名,复置徐州刺史部,治徐州。广陵郡上属徐州刺史部。东汉明帝永平元年(58年)八月,封刘荆为广陵王,食封广陵、江都、高邮、平安、堂邑(今六合)、东阳等六县、各县行政事宜归徐州广陵郡管辖。国号为东汉的广陵国。本县县境属广陵国。东汉明帝水平十四年(71年),封刘荆的儿子刘元寿为广陵候,食禄故国六县的田赋,有封爵,不许过问这六个县的政事,广陵郡直属东汉朝廷.汉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年),曹操恐滨江郡县为孙权所掠,强今徒民。民惊,皆东渡江,江准各县遂成隙地,县也同时废去。
晋武帝大康元年(280年),封淮南人赵诱为平阿县侯。平阿县属淮南郡,地有涂山,又名神居山,今名天山。西晋惠帝元康七年(297年),以徐州之临准郡分置淮陵郡。东阳县属临淮郡。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年),立山阳、东城、左乡三县为山阳郡(淮安),隶南兖州。义熙七年.分广陵界立阳平郡,又置海陵、山阳二郡。
南朝刘宋永初元年(420年)以后,石鳖割入平阳郡(阳平郡),东阳县辖地缩小。平阳郡治无实土,侨寄不定。南朝齐高帝建元二年(480年),阳平郡立于石鳖,领太清、永阳、安宜、丰国四县。不久,郡治侨寄山阳郡。,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(489年)吕安国启称:“阳平一郡,州无实土,寄山阳境内。”以后一郡四县俱入于山阳郡。
北朝元魏治阳平郡于淮阴地,领太请一县。北齐、北周、陈三朝,阳平郡治名称如故,郡地在今宝应、金湖境内。东魏孝静帝武定八年(550年)五月,让位于权臣高洋, 国号称齐(即北齐)。是年,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年)七月,侯景改阳平郡为北兖州。
南朝陈宣帝太建五年(573年)三月,命秦郡(今六合)人吴明彻统兵十万为北讨大都督,至十一月,攻降了江淮间的郡县,基本恢复了梁朝原在淮南和淮海一带的版图。陈朝废掉泾州、并泾城、东阳二郡为沛郡(天长西石梁),东阳县治至此结束。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(579年)九月,北周分三路大军伐陈,至十一月底,长江以北完全归于北周。北周改陈朝的沛都为石梁郡,立石鳖县,县境东达津湖。
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年)四月,撤销石鳖县,并入安宜县(县址在今大汕东和运西南闸一带),隶属江都郡。
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置仓州,领安宜一县。武德七年(624年),废仓州,安宜县属东楚州(山阳)。武德八年(625年),东楚州去掉“东”字为楚州,管辖山阳、盐城、安宜、盱眙等四县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二月,分天下行政区为十道,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楚州、扬州属淮南道。唐安宗天宝元年(742年),楚州改为淮阴郡(郡治于山阳)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,郡制又改为州制,淮阴郡仍改为楚州,隶淮南节度使。,上元二年(762年)四月十六日唐肃宗传帝位于代宗,因安宜县尼僧真如献宝十三枚,所以更换年号为宝应,改楚州的安宜县为宝应县。
“五代十国”时期,杨行密占据徐州以南、长江两岸。东自苏州、西到安庆一带,建立了吴国,本县县境又属“十国“的吴国。南吴顺义七年(927年),改都城扬州为江都府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年)十月,南唐代替了吴国,李昇称唐烈祖,改都城金陵府为江宁府,以扬州为东都。本县县境又是“十国”南唐的属地。后周世宗显德五年(958年)三月,兼并了长江以北州县,本县境属“五代”的后周。改南唐的东都为大都,设扬州大都督节度使。
北宋太宗至道三年(997年),淮南道改置淮南路。本县县境上属淮南路楚州宝应县。,宋神宗熙宁五年(1072年)九月,淮南路分为淮南百路和淮南东路。楚州宝应县属准南东路。(简称淮东路)
元世祖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改南宋的宝应军为安宜府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,撤销安宜府为宝应县。改高邮路为府,属扬州路。本县县境属江淮行省淮东道扬州路高邮府宝应县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十二月,改江淮省为江浙等处行省。划大江以北,濒黄河以南置河南江北等处行省。割出高邮府为散府,直隶宣慰司,行省辖十二路。本县县境上属淮安路安东州(高邮)宝应县。元仁宗皇庆二年(1313年)七月,以淮西道二路隶属河南省,另立淮东道宣慰使。本县县境属淮东道。元泰定帝泰定二年(1325年)九月初一,改行省,扩分天下为十八道。本县县境仍属淮东道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闰三月,立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(治扬州),下设州、县。本县县境属淮东道高邮州宝应县。
明朝基本沿袭元朝行省制,本县境上属南京扬州府高邮州宝应县。清顺治二年(1645年),改明朝的南直隶为江南省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,把江南省分置为江苏(江宁府、苏州府第一字的合称)、安徽两省。本县县境仍属扬州府高邮州宝应县,后改高邮州为散州,县直属府,为扬州府宝应县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,江苏省设金陵、苏常、沪海、淮扬、徐海五道。宝应县归属淮扬道。本县县境三河南北属宝应,闵塔一带属高邮。,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十一月,直系军阀头子吴佩孚任命马玉仁为淮扬护军使,驻清江浦,管辖淮六属,扬八属共十四个县。本县县境属其管辖范围。民国二十二年(1933年),江苏省废道制,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全省分为江宁、溧阳、无锡、松江、南通、江都、淮阴、盐城、东海、铜山十个行政督察区,当时宝应县属淮阴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十一月,日军占领上海。是月二十五,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由镇江迁至淮阴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10月,宝应县城沦陷。
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上旬,新四军五支队在淮南津浦路东建立联防办事处抗日民主政府,宝应办事处在银集镇成立。十二月,淮宝县仁和区改名吕良区,下辖白马湖、避沉沟(费陈沟)以西,草泽河以南,三河以北十四个乡,即今县境北部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3月28日,建立张集镇抗日民主政府,上属吕良区。8月,淮宝办事处改称淮宝县政府,划归淮北行署管辖。淮宝县吕良区老三河以南划为南宁区。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春,淮宝县东瑚区划为东湖、山阳两个区。十月,天高办事处撤销,复划分为天长、高邮两县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4月,天长、高邮两县再次合并,成立天高县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2月,高宝县下辖闵塔、银涂、北湖、金沟、黎城五个区。金沟河东是淮南工委和地委的驻地;4月,淮市区改为江淮区,高宝与天长第三次合并,建立天高县。12月15日,天高支队收复天长县城,改称炳辉县。天长县恢复原制,本县县境三河南岸仍为高宝县。
新中国成立时,境内分属淮宝、宝应、高邮三县。1958年4月,境内东南部原属高邮县的闵塔区划属宝应县,宝应县在境内设立湖西办事处。1959年10月,金湖县正式建立,上属扬州专区。1965年3月改属六合专区,1970年六合专区改为六合地区。1971年3月撤销六合地区,盱眙、金湖2县划归淮阴地区。1983年3月,撤销淮阴地区,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,改由省直辖,金湖县隶属淮阴市。2000年12月21日,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,金湖县隶属淮安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