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庐江县


[日期:2014-11-08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737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梁武帝在齐建元二年(480年)改治舒县的庐江郡增置湘州,梁武帝天监末(约519年),梁武帝改灊[qián] 县为庐江县,北齐废湘州,仍留庐江郡、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庐江郡,庐江县改属庐州(治合肥,今为市)。从此,庐江县定名不变。

       庐江县名据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说是“盖因旧郡而名”。系指秦汉旧郡,原在江南地区。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七月壬子,撤销江南庐江郡。此后的庐江郡系析九江郡西部江北地区及衡山郡东部地区组建(原主治皖县,今潜山县梅城镇),东晋南北朝后才与今庐江县有关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夏、商、西周时期,为古舒国地(都今城池埂)。古舒国据《春秋》僖公三年(前657年)“徐人灭舒。”杜预注:“舒国,即今庐江舒县。”废舒为邑,后属楚国。秦王政二十四年(前223年)楚亡,舒邑属九江郡(治寿春邑,今寿县城关镇),今境内无设置。

       汉王元年(前206年)四月,九江郡属英布九江国(都六,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)九江郡。高祖五年(前202年),改属英布淮南国(仍都六)九江郡(仍治寿春)。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七月,九江郡属汉,今境内设舒县(治今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),属之。十月庚午,九江郡改属刘长淮南国(改都寿春邑)。文帝七年(前173年),九江郡归汉。文帝十二年(前168年),改属刘喜的淮南国(仍都寿春邑)。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四月丙寅,改九江郡为刘安的淮南国(仍都寿春邑)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,淮南国除为九江郡(仍治寿春邑)。元狩二年(前123年)七月壬子,撤销江南庐江郡,分衡山郡东部及九江郡南部地区组建江北庐江郡(治舒县),属之。元封五年(前106年)四月,庐江郡改属扬州刺史部。

       王莽篡汉,改舒县为昆乡。东汉复名舒县(仍治今城池埂),属扬州(先后治历阳、寿春)庐江郡(治舒)。建安四年(199年),庐江郡治迁皖城(今潜山县梅城镇)。建安五年(200年),曹操迁扬州治于合肥(今为市)。建安十九年(214年),庐江郡一分为二,曹魏改治阳泉(今霍邱县临水镇)。延康元年(220年)十月,曹魏代汉,撤销舒县,地先后分属吴、魏扬州庐江郡,后属魏扬州庐江郡,境内无设置。

       西晋咸熙二年(265年)十二月,西晋代魏,恢复舒县,已改治今舒城县城关镇,境内无设置,属扬州(治合肥)庐江郡(改治舒县)。太康元年(280年),合二扬州、庐江郡为一,扬州改治建业(今南京市),庐江郡仍治舒县(今舒城县城关镇),今县境属舒县。惠帝末年,扬州改治寿春,余仍之。

       东晋今县境仍属舒县(仍治今舒城县城关镇),属扬州(改治建康,今南京市)庐江郡(仍治舒县,今舒城县城关镇)。咸和四年(329年),庐江郡改治阳泉(今霍邱县临水镇),余仍之。孝武间(373年~396年),废阳泉县,庐江郡改治灊县(今霍山县上元街村)。义熙九年(413年)“土断”,扬州退出江淮地区,庐江郡割属豫州,庐江郡复治舒县。

        南朝·宋元熙二年(420年)六月丁卯,刘宋代晋,今县境仍属舒县,仍属豫州庐江郡(仍治舒县)。永初三年(422年)二月丁丑,改属南豫州(治历阳,今和县历阳镇)。元嘉七年(430年)十月甲寅,改属豫州。元嘉十六年(439年)闰月戊戌,复属南豫州(仍治历阳)。泰始二年(466年)九月,庐江郡改属西豫州(治睢阳),今县境改设灊县、始新2个县。泰始三年(467年)五月辛酉,并东、西豫州为豫州(治睢阳),属之。泰始七年(471年),改属南豫州(治历阳)。

       刘宋升明三年(479年)四月,萧齐代刘宋,今县境仍设灊县、始新等县,属南豫州庐江郡(治舒县)。建元二年(480年),改属豫州(治睢阳,今寿县城关镇)。永明二年(484年),改属南豫州(治于湖)。永明四年(486年),改属西豫州(即豫州)。永明七年(489年),复属南豫州。

       萧齐中兴二年(502年)四月,萧梁代南齐,今县境仍设灊县、始新等县,属豫州(改治晋熙)庐江郡。天监末,梁武帝改灊县为庐江县,增置湘州、庐江郡增析南、北始新县。梁太清二年(548年)八月,侯景反寿阳南下,今县境于三年入东魏,仍为庐江郡,改庐江县为灊县,改属合州(治汝阴,今合肥市)。东魏武定八年(550年)五月,今县境属北齐,初仍旧制,设灊县、南始新、北始新县,属合州庐江郡。天保三年(552年),废湘州。南朝·陈太建五年(573年)五月,伐北齐。五月甲辰,收复庐江郡(改灊县为庐江县),仅设庐江1个县,属合州。陈太建十年(578年)十二月乙亥,入北周,仍设庐江县(治今城关镇南1公里),属合州(仍治汝阴,今合肥市)庐江郡(治庐江)。

       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庐江郡,改合州为庐州,复汝阴县为合肥县,庐江县属庐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四月,改庐州为庐江郡。义宁元年(617年),改治石梁东南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,杜伏威降唐,改庐江郡为庐州,庐江县属庐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庐州属淮南道地理区。景龙二年(708年),庐江县改治今城关镇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淮南道正式为一级区划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庐州为庐江郡。至德元载(756年)十二月,庐江郡改属淮南节镇。至德二年(757年)十二月,庐江郡复名庐州。

       唐天祐四年(907年)四月,唐亡,庐江县(仍治今城关镇)属吴国庐州。武义二年(920年),庐州属德胜军(治合肥)。后唐长兴二年(931年)闰五月癸丑,遥置昭顺军。南吴天祚三年(937年)十月,南唐代吴国,仍为庐江县,属德胜军庐州。五代·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三月壬寅,改德胜军为保信军,庐江县(仍治今城关镇)属保信军庐州(均治合肥)。

       后周显德七年(960年,北宋代后周,庐江县(仍治今城关镇)仍属淮南道庐州。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,庐江县改属淮南道无为军。至道三年(997年),改淮南道为路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无为军改属淮南西路(治扬州)。金天会五年(1127年)二月,北宋亡,庐江县(仍治今城关镇)仍属淮南西路(治扬州,今为市)无为军(治无为县,今无城镇)。五月一日,入南宋。建炎三年(1129年),淮南西路改治合肥。绍兴初,淮南西路改治巢县(治今巢湖市区)。乾道二年至五年(1166年~1169年),淮南西路置司和州(治今和县历阳镇),后还治合肥。淳祐二年(1242年),无为军改听沿江制置使节制。

       南宋德祐元年(1275年)正月,无为军入元。庐江县(仍治今城关镇)仍属淮西路无为军。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七月,庐江县改属江淮等处行省淮西江北道无为军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军为无为路,仍治无为县。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为江浙行省无为路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降无为路为无为州(仍治无为县),改属庐州路。十二月,庐州路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淮西江北道(治合肥)。至正十二年(1352年),改属淮南江北等处行省淮西江北道庐州路无为州。龙凤十年(1364年)七月,吴王朱元璋部再克庐州,升为庐州府,改属江淮行省庐州府无为州。不久,废江淮行省,庐州府改属江南行省。

       吴二年(1368年)正月,朱元璋建立明朝,改元洪武,庐江县仍属江南行省庐州府无为州。八月,废江南行省,庐州府直隶中书省,庐江县改为庐州府府属县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正月,庐州府改属六部。永乐元年(1403年),改属南京,后改称南直隶,又称直隶南京。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(1644年4月25日)明亡,仍旧制。五月,庐江县改属南明弘光政权滁和镇(驻庐州府)庐州府。

       清朝顺治二年(1645年)五月入清,庐江县仍属南直隶庐州府。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(1645年8月19日),庐江县属江南省庐州府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(1667年8月30日),庐州府改属安徽省(治安庆府,今为市)。九年四月丁亥(1670年5月19日),庐州府改属庐凤道(治凤阳府,今凤阳县府城镇)。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三日(1735年8月29日),庐州府改属庐凤颍道(治凤阳府)。同治四年六月甲午(1865年7月23日),庐州府改属安庐滁和道(治安庆府)。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(1908年6月8日),庐州府改属皖北道(治凤阳府)。

       太平天国时期,清咸丰三年(1853年)冬,太和军攻克庐江县城。次年正月,城陷。二月,复克之。八月三十日(10月21日),复陷。九月二十七日(11月17日),第三次复城。咸丰六年十日(1856年9月18日),清军攻城;二十三日,城陷。咸丰七年(1857年)正月初四(1月29日),再次克复庐江县城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八月,清军再次陷城。太平天国建政期间,庐江县属安徽省(治安庆郡,今为市)庐州郡(治合肥,今为市)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1月,废道、府,庐江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2日,改属安徽省安庆道(治怀宁,今安庆市)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8月,属安徽省政府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8月,废道,庐江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4月2日,庐江县属安徽省第三区。10月10日,庐江县改属第二专区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7月,庐江县改属第五专区。10月25日,庐江县改属第三专区。11月10日,第三专区改属安徽省皖北行署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月2日,撤销皖北行署。4月,庐江县改属第一专区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11月,庐江县改属第九专区。

       在抗日战争期间,中国共产党在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初,有关边区县湖东县属皖江行署巢无专区。10月,新四军主力北撤,全为国统区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1月12日庐江县解放。2~8月,境内分别为桐庐、湖东(先后设魏家坎、蜀山镇)、湖西、庐江等边区县所分领,初属皖西行署。同年2月,调整区划,今县境分属庐江、湖西县,改属江淮行署。4月15日,湖西、庐江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。7月1日,撤销湖西县,并入庐江县,再经调整,庐江县基本恢复原疆域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,庐江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。庐江县民主政府改称庐江县人民政府。1952年3月28日,撤销巢湖专区,庐江县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。1956年7月17日,庐江县人民政府改称庐江县人民委员会。1958年7月30日,庐江县改属六安专区。1965年5月21日,庐江县改属巢湖专区。

       1968年4月13日,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成立。1971年3月,巢湖专区改为巢湖地区。1980年4月19日,庐江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庐江县人民政府,属巢湖地区。1999年7月9日,撤销巢湖地区,设立地级巢湖市,庐江县属巢湖市。2011年8月22日,撤销地级巢湖市,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