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肥西县


[日期:2014-11-08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555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12月底,肥西民主县政府在杨新圩成立,肥西建县。县名以境内地区位今合肥市区西南部,且原属合肥县西部地区为名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肥西县历史悠久。但在县境内古无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划,向为合肥县(汉至晋还含成德县的部分地区)的西、南部地区。远古时期,为淮夷地。夏、商时期,为六国境。西周,为六、居巢等方国地。春秋时期,先后属北上的吴、楚等国。秦汉以后至晋,其东南部地区属合肥县,西北部地区属成德县。晋以后至建国前主要属合肥县(及取代合肥县的侨置郡县)。

       秦王政二十四年(前223年),地属九江郡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统一六国后,仍属九江郡。楚汉相争期间,于汉王元年(前206年)正月,地属西楚霸王项羽所封的九江王英布(都六,今六安市城北乡张巷村)所辖的九江郡(仍治寿春)。

       西汉高祖四年(前203年)七月,为汉淮南王(仍都六)英布的九江郡(仍治寿春)合肥县地。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十月庚午,为淮南王刘长(仍都寿春)的九江郡合肥、成德县地。文帝七年(前173年),九江郡直属汉廷。文帝十二年至十六年(前168年—前166年),为刘喜的淮南国(仍都寿春)九江郡(治寿春)2个县地。文帝十六年(前166年)四月丙寅,为刘安的淮南国(仍都寿春)合肥、成德县地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,复为九江郡合肥、成德县地。元封五年(前106年)四月,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,余仍之。
 

       王莽新朝只改九江郡为延平亭,余不变。东汉属扬州(先后治襄安、历阳及寿春)九江郡(治寿春)合肥、成德县地。建武六年(30年),为扬州九江郡(仍治寿春)合肥侯国(鉴谭封国)地,历4世,国除为县。灵帝时又短暂改为合肥侯国。兴平三年(196年),改属扬州淮南郡合肥、成德县。建安四年(199年),仍属扬州九江郡合肥、成德县地。五年,合肥县兼扬州治,余仍之。

       三国·魏黄初二年(221年),合肥、成德县改属扬州(治合肥,今为市)淮南郡(仍治寿春)。太和六年(232年),改属扬州楚国(都寿春)。嘉平元年(249年),改属扬州(仍治合肥,今为市)淮南郡(仍治寿春)。青龙元年(233年),合肥县治随扬州州治迁驻合肥新城(今三十岗乡鸡鸣山下古城村),直至西晋统一时才迁回旧城(今合肥市区)。

       西晋初年,合肥、成德县仍属扬州(改治寿春,今寿县城关镇)淮南郡(治今寿县城关镇),撤销成德、居巢、逡遒等县,并入合肥等县。从此,肥西县全在合肥县的西、南地区。太康十年(289年)十一月甲申,改属扬州淮南国。永泰元年(300年)八月,改属淮南郡(仍治寿春)。东晋咸和五年(330年),合肥县境内侨置汝阴、陈郡及有关侨县,属豫州(侨置今寿县城关镇),与合肥县并存。建武十一年(345年),后赵染指江淮北部地区,合肥县改属扬州淮南郡(均治寿春)。永和六年(350年),合肥、汝阴县及豫州所属汝阴、陈郡复归东晋。

       南朝·宋永初元年(420年),合肥县、汝阴县改属南豫州南汝阴郡。三年,撤销合肥县,并入汝阴县,此后160多年间,汝阴郡、县取代合肥县。南朝·齐汝阴县属豫州,又称西豫州南汝阴郡,汝阴兼豫州、南汝阴、北陈等州郡县治。北朝·北魏永元二年(500年),入北魏,仍为扬州(治今寿县城关镇)南汝阴郡汝阴县地。南朝·梁天监五年(506年),为豫州(迁治今合肥市区)汝阴郡汝阴县地。普通七年(526年)十一月,改属南豫州汝阴郡汝阴县地,兼州、郡、县治。太清元年(547年)七月甲子,改属合州汝阴郡,兼合州、汝阴、北陈、南顿郡治。北朝·东魏、北齐,梁太清二年(548年),入东魏,旋入北齐,仍其旧制。北齐天保四年(553年),撤销南顿郡,余仍之。南朝·陈永定三年(559年)入陈,仍其旧制。天嘉二年(561年),入北齐。太建五年(573年)六月癸卯,复入陈。北朝·北周,太建十一年十一月入北周,仍其旧制,今肥西县为其西南地区。

       隋朝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郡,撤县,改合州为庐州,复建合肥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四月,改庐州为庐江郡,合肥县均为治所,今肥西县为合肥县西南地区。唐朝武德三年(620年),改庐江郡为庐州(仍治合肥)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庐州改属淮南道。天宝元年(742年),复名庐江郡。至德二载(757年)十二月,复名庐州,属淮南节镇。中和三年(883年),杨行密据庐州。天复二年(902年)三月,为吴王杨行密所据。后属吴国。

       五代十国·吴国、南唐国,吴武义二年(920年),升庐州为德胜军,又称庐州节镇,治合肥。吴天祚三年(937年)十月,改属南唐,仍为德胜军,地属所属合肥县西南部。五代·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三月壬寅,改德胜军为保信军节度,仍为庐州合肥县西南地区。

       后周显德七年(960年)正月,改属北宋,仍旧制。至道三年(997年),属淮南路庐州合肥县西南地区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改属淮西路庐州,余仍之。南宋,庐州仍属淮西路,兼路、州及合肥县治,成为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。绍兴初,为避金兵,淮西路改治巢县。绍兴七年(1137年),地入伪齐。十一年收复,仍之。乾道五年(1169年),淮西路复治庐州。

       南宋德祐元年(1276年)二月,地入元,肥西县仍为合肥县西南地区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庐州改属江淮行省淮西道(治庐州,今合肥市)。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升庐州为庐州路,仍属江淮行省的淮西道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十二月,改属河南江北等处行省(治汴梁路,今开封市)淮西道庐州路。大宋龙凤十年(1364年)七月,农民起义政权改庐州路为庐州府,为江淮行省省会。不久,废江淮行省,改属江南行省(朱元璋创立于应天府,今南京市),余仍之。

       明朝,今肥西县仍为庐州府合肥县西南地区。洪武元年(1368年)八月,庐州府改属中书省。不久,撤销梁县(今肥东县),并入合肥县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正月,庐州府直隶六部。永乐元年(1430年),改属南京,又称南直隶。

       清顺治二年(1645年)三月入清,仍为南直隶庐州府合肥县西南地区。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(1645年8月19日),庐州府改属江南省(省会治江宁,今南京市)。康熙六年七月甲寅(1667年8月30日),改属安徽省(省会治安庆府,今安庆市区)。咸丰三年(1853年)四月二十三日,清廷决定,将安徽临时省会改驻庐州府。十二月十日,安徽巡抚江忠源来庐州府上任。合肥城曾3次为太平军攻克,三河至合肥一线为战略要地。同治元年(1862年)下半年,安徽省会迁回安庆城。四年六月甲午(1865年7月23日),庐州府改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(道治安庆城,今为市)。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(1908年6月8日),改属安徽省皖北道。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(1911年11月9日),革命军光复合肥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1月,废府,合肥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2日,合肥县改属安徽省安庆道(道尹驻安庆城)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8月,今县境属安徽省政府合肥县西部地区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8月废道,合肥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4月2日,合肥县为安徽省第三行政区(首县为合肥县)。10月10日,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5月14日,日本侵略军占领合肥。7月,合肥县改治今肥西县高刘集东孔伯尤圩子。8月,迁驻县南分路乡鸽子笼圩子等,仍属第三专区。同年11月10日,改属安徽省(省会改驻金家寨,1954年没入梅山水库)皖北行署(也驻金家寨)第三专区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2月2日,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。7月,合肥县改属第二专区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中旬,抗战胜利,合肥县回治合肥城。9月,兼安徽省会。11月,合肥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8月,迁省会于安庆城等地。

       期间,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底建立肥西县,属皖西行署三专区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1月21日合肥解放,均为合肥县西部地区。1月25日后,先后设立三河县、三河市,与肥西县同属皖西行署三专区。4月15日,三河市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巢湖专区(驻今巢湖市区)。6月,肥西县民主政府改驻上派河镇。7月,改称肥西县人民政府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0月共和国成立后,肥西县属巢湖专区。1950年4月,撤销三河市,并入肥西县,直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。5月17日,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决定,撤销合肥市,与肥西县合并,组建合肥县(不含肥东县),但没有实行,将肥西县改属巢湖专区。1952年3月28日,肥西县改属六安专区。1955年6月28日,肥西县人民政府改称肥西县人民委员会。

       1958年6月21日,肥西县改属安徽省合肥市。9月1日,正式改属合肥市。1961年4月7日,肥西县划属安徽省六安专区。1968年8月14日,肥西县革命委员会成立,仍属六安专区。1971年 3月29日,六安专区改为六安地区,肥西县属六安地区。1981年10月14日,肥西县革命委员会改称肥西县人民政府,仍属六安地区。1983年6月7日,肥西县改属合肥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