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清雍正十年(1732年)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延批准,于寿州北分设一县,曰凤台县。据《风台县志》:“以县北之凤凰山,名县曰风台。”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正式分置。
据《清一统志》:凤凰台“在寿州城南门之左,相传尝有凤凰至,因名。”
【沿革】
今凤台县夏商时期属徐扬二州(淮北为徐,淮南为扬)之境。 周代,属青扬二州(青、扬以淮为界)之境。
西周时为州来国,后被楚国所灭,为楚之州来城。周简王二年(前584年)秋8月,吴入州来。周景王七年(前538年)楚冉丹城州来。周景王十六年(前529年)吴灭州来,季札封延陵后辖州来城,故名延州来。周敬王二十七年(前493年)冬十一月,吴把蔡昭侯由河南新蔡迁都于州来,遂改名为下蔡。历经昭侯、成侯、元侯、侯齐五代,历时47年。战国时,蔡世家侯齐四年(前446年),楚惠王灭蔡,蔡侯齐亡,下蔡仍属楚地。
秦代,秦灭楚后统一中国,实行郡县制。置下蔡县,属泗水郡,九江郡。西楚时项羽立英布为九江国王,下蔡属九江国。
汉代,汉初高帝五年(前202年)立淮南国,下蔡淮南国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淮南国废,为九江郡,下蔡县属沛郡。后汉俱属九江郡。三国时,属魏国的淮南郡。
晋代,晋初下蔡属淮南郡。晋末南北分裂,战事颇繁,县境来去无常,又在县境内设置了很多屯兵的城戍。南北朝时,下蔡属北魏,太和十九年(495年)置下蔡郡。
隋代,开皇初下蔡郡废,仍置下蔡县,属淮南道。唐代,武德四年(621年)于县置涡州,为州治。武德八年州废,仍为下蔡县,属颖州(今阜阳)。
五代十国,下蔡属颍州(今阜阳),南唐、后周因之。周世宗显德四年(957年)三月,攻克寿州(今寿县),世宗以其难以攻克,逐将寿州移治于下蔡,降为防御州并恢复其军为忠正军,原寿州为寿春县(今寿县)。
宋代,北宋下蔡为寿州,属淮南西路,政和六年(1116年)寿州升为府,名为寿春府,下蔡为府治,南宋乾道三年(1167年)府废。南宋与金划淮为界,下蔡为金之寿州,寿春为宋之寿州,故有“南北寿州”。
元代,下蔡县隶属安丰路。 明代,洪武二年(1369年)九月,寿春县、安丰县、下蔡县废,并入寿州。在下蔡镇设巡检司。
清代,寿州属凤阳府。雍正十年(1732年)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延批准,于寿州北分设一县,添知县一员,典史一员,分疆而理,因县北有凤凰山而得凤台县名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正式分置,与寿州同城治理(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)。同治四年(1865年)冬移县治于下蔡,隶属凤阳府管辖。
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州府,凤台县直隶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属淮泗道(道尹驻凤阳)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8月,废道,凤台县直隶安徽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0月,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,隶属寿县专员公署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,隶属阜阳专员公署。抗日战争胜利后属淮南专员公署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1月12日,凤台县解放,划属阜阳专员公署,属皖北行署区。1952年2月4日,皖南、皖北行署合并,组建安徽省,凤台县随阜阳专区改属安徽省。1971年3月,撤销阜阳专区,改置阜阳地区,凤台县属阜阳地区。1977年1月20日,凤台县由阜阳地区划属淮南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