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1939年4月设和通县,设县后不久,各区正副区长对县名提出异议,因为蒙古语称维吾尔族人为“和通”,称“和通县”等于是“维吾尔族县”,纷纷提议更名。同年8月,正式定名为和靖县。1965年11月3日,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,“和靖”县汉语名称改为“和静”县,汉语取意为“和平安宁”。因为“靖”在汉语中是“平定”之意,不如“静”字和谐安宁。
【沿革】
春秋晚期和汉初,有姑师(车师)人在这一带活动。汉时,境为焉耆国地。西汉神爵二年(公元前60)后,属汉西域都护府。
隋唐时期,西域各国均处于西突厥吐屯监护之下。唐永徽元年(650年),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,进犯唐朝边境。永徽六年(655年)五月,唐朝派遣左卫大将军程知节统领大军攻占鹰娑川。唐显庆二年(657年),阿史那贺鲁被唐朝伊犁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攻灭。次年,唐朝将突厥降服的鼠尼施部“男女万余人”,安置于鹰娑川,设置鹰娑都督府进行管理。唐显庆三年(658年),唐朝置焉耆都督府,与鹰娑都督府并存。故本地唐时分属鹰娑都督府和焉耆都督府。
唐宋之际,今和静境先后属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。宋属高昌回鹘,后属西辽。元代属别失八里东部,名亦力巴力,属宗王阿只吉的封地。
清乾降三十六年(1771年),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后,被安置在这里。清光绪十年(1884年)属喀拉沙尔直隶厅,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)归焉耆府管辖,取名“和通苏木”(蒙语,意为“城市部落”)。
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2月,土尔扈特、和硕特两部改设县。6月,正式成立和通县,隶属焉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殷英任和通县首任县长,李国栋任副县长。设县后不久,各区正副区长对县名提出异议,认为蒙古语称维吾尔族人为“和通”,称“和通县”等于是“维吾尔族县”,纷纷提议更名。同年8月,正式定名为和靖县。1949年以和靖县所属的巴音布鲁克置尤鲁都斯县,归伊犁专署管辖。
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。1950年将尤鲁都斯县改为区,仍归和靖县辖。1950年4月,和靖县人民政府成立,属焉耆专员公署。1954年后,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1956年县城设镇(巴扎镇)。1965年11月3日,和靖县汉语名称改为和静县,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