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潜山县


[日期:2014-10-26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020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元朝至治三年(1323年)置潜山县。因潜山在县西北,因山得名。

【附加】
       潜山,又名天柱山,皖山,古称霍山。据《史记.封禅书》载,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,汉武帝南巡,登临天柱,封为“南岳”。至隋开皇九年(589年),隋文帝开拓南疆,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之前,天柱山仍以古南岳而受人仰慕。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,山名皖山,水名皖水,安徽省简称“皖”即源于此,所以又称为安徽的“源头山”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春秋时属周封皖伯大夫治地皖国。战国时为吴、楚属地。秦属九江郡。

       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隶淮南国;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分淮南国为三,属其中衡山国;武帝元狩元年(前122年)属庐江郡。

       三国时,属吴庐江郡。西晋永嘉之乱中,皖县废。东晋安帝义熙元年(405年)分庐江郡置晋熙郡,划皖县故址设怀宁县,县、郡治所均在古皖城。

       隋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郡留县,改晋州为熙州(仍治怀宁,故皖城),怀宁县改属熙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四月,改熙州为同安郡(仍治怀宁),仍之,属扬州刺史部(监察区)。

       唐武德四年(621年),改同安郡为舒州(仍治怀宁)。武德五年(622年),分怀宁县置皖城、梅城、皖阳、安乐四县,武德七年(624年)后四县废,又合为怀宁县。

       唐天祐四年(907年)四月唐亡,地属吴王杨行密控制区,怀宁县仍属舒州。武义二年(920年),舒州改属德胜军,又称庐州节度使(治合肥),怀宁县仍属舒州。
 
       吴天祚三年(937年)十月,地入南唐,仍吴旧制。后升舒州为永泰军节度(仍治怀宁),仍之。保大十四年(956年)三月入后周。七月,复属南唐,怀宁县仍属舒州.后周显德五年(958年)三月入后周,复名舒州(仍治怀宁),怀宁县仍属舒州,兼州治。

       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,怀宁县属舒州,舒州属淮南道。至道三年(997年),舒州改属淮南路(治扬州)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舒州改属淮南西路(治寿州,今寿县城关镇)。政和五年(1115年),舒州赐额德庆军(仍治怀宁),仍属淮西路。

       元初,怀宁县属江淮行省淮西道安庆安抚司。元英宗至治三年(1323年)分怀宁县西北部分置潜山县。

       吴二年(1368年)正月,朱元璋建明,改元洪武,新置潜山县属江南行省安庆府。洪武元年(1368年)八月,安庆府直隶中书省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正月,直属六部。永乐元年(1403年),直隶南京,后改称南直隶,余仍之。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(1644年)明亡,为福王(后为南明弘光帝)控制区,潜山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。

       南明弘光元年(1645年)初,地入清,潜山县仍属南直隶安庆府。六月,蕲州朱常自称明樊山王(亦称荆王),据潜山县境。三年亡。此处为反清据点,还有朱统錡等反清武装。

       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(1645年8月19日),安庆府改属江南省(治江宁,今南京市)。康熙元年十二月甲子(1663年2月2日),安庆府改属江南省安池太道。期间潜山县一直属安庆府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废府道,潜山县直属安徽省;民国三年(1914年)又设安庆道,潜山属之;民国十七年(1928年)废安庆道,潜山县又直属安徽省;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潜山县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;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划出潜山县北部置岳西县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2月10日,潜山县解放,属安庆专区。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,潜山县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安庆专区。1950年9月14日,潜山县政府改称潜山县人民政府。1952年8月7日,成立安徽省,潜山县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。1956年5月3日,潜山县人民政府改称潜山县人民委员会。1968年8月10日,成立潜山县革命委员会。1981年4月6日,潜山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潜山县人民政府。1988年8月17日,撤销安庆地区和原县级安庆市,设立新的地级安庆市,潜山县改属安庆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