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金寨县


[日期:2014-10-03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3738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8月,拟划鄂、豫、皖三省交界处的河南商城、固始县及安徽省的六安、霍邱、霍山3个县计5个县各一部分地区,在原属六安县的金家寨设立煌县。10月,批准设立立煌县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9月4日,改立煌县为金寨县。以县治金家寨为名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今金寨县古无建制,属淮夷地。夏、商、西周至春秋时期,为偃姓英氏方国地。鲁釐公十四年(前646年),楚国灭英,地属楚国。秦王政二十四年(前223年),楚亡,地属秦九江郡(治寿春邑,今寿县城关镇)六县(治今六安市城北乡白沙城故址)地。

       西汉地属灊(治今霍山县上元街村)、六(治今六安市白沙城故址)、安风(治今霍邱县许集村)、雩娄(今属河南固始县)等县地,分别属衡山国(郡)(治邾,今湖北黄冈县境)、九江郡(治寿春邑,今寿县城关镇。先后属九江、淮南国)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七月,分属六安国、庐江郡。元封五年(前106年)四月,属扬州刺史部。

       王莽篡政,改九江郡为“延平郡”,废六安国为“安风郡”,改安风县为“安风亭”。东汉复旧名,今县境仍为灊、六、安风、雩娄等县分领,属扬州六安国及庐江郡(初治舒,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埂。后改治皖,今潜山县梅城镇)。

       三国时期,今境为魏国扬州庐江郡(治阳泉,今霍邱县临水镇)六安、阳泉县,豫州安丰郡设安风(仍治今霍邱县许集村)、松滋(治今霍邱县城东湖东岸)、雩娄(今属固始县)等县分领。

       西晋今县境仍为灊、六、雩娄、松滋、安风等县分领,分别属豫州(治项,今河南沈丘县)安丰郡(治安风);扬州(初治寿春,今寿县城关镇。统一后,改治于建业,今南京市)庐江郡(初治皖县,今潜山县梅城镇。后改治舒县)。

       东晋今县境分属灊(仍治今霍山县上元街村)、蓼(治故蓼城)、安丰(治今固始县东南)、松滋、雩娄(今属固始县)等县分领,分属豫州(治寿春)安丰、庐江、弋阳、西阳等郡。

       南朝·宋今县境分属豫州淮南、庐江、汝阴及边城左郡地。北朝·北魏泰始三年(466年),北魏占领麻步山(后为麻埠镇,今已没入响洪甸水库),设边城郡。南朝·齐为豫州庐江、安丰、汝阴等郡地。南朝·梁,属霍州(治岳安)岳安、庐江、北沛、安丰等郡地。麻埠为西边城郡治。北朝·东魏,先后属霍州北沛郡、西边城郡等。北朝·北齐,今县境改属扬州(仍治寿春)。南朝·陈改属霍州(仍治岳安)。北朝·北周,今县境属霍州、扬州所属有关郡、县分领。

       隋开皇元年(581年),今县境仍分属霍、扬州有关郡、县。开皇三年(583年),废郡,并州、县,今县境无设置,分属霍丘县,属寿州;开化、霍山、淠水3个县,属庐州;期思(治今固始县南)、殷城(治今商城县南)2个县,属光州(治光山,今属河南省)。大业三年(607年)四月,改寿州为淮南郡,改庐州为庐江郡,改光州为弋阳郡,属扬州刺史部,迁淠水县治儒林岗,余仍之。

       唐武德三年(620年),改郡为州。武德四年(621年),置霍州,设霍山、应城、灊城3个县;置蓼州(治霍丘),设松滋(治今霍邱县高镇)、霍丘2个县,及光州固始、殷城2个县与本县有关。武德七年(624年),撤销蓼州及松滋县,并入霍丘县,改属寿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撤销霍州及应城、灊城2个县,并入霍山县,改属寿州,今县境分属寿州霍山、霍丘2个县,固始、殷城2个县属光州。神功二年(698年),改霍丘县为武昌县。神龙元年(705年),复名霍丘县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光、寿州改属淮南道。开元二十七年,改霍山县为盛唐县,改治驺虞城(今六安市区),仍属寿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寿州为寿春郡,改光州为弋阳郡。至德元年(756年)12月,至德二年(756年)12月,寿春郡复名寿州,庐江郡复名庐州。

       五代十国时期,唐哀帝天祐四年(907年)四月,唐亡,今县境属吴国,为寿州霍山县、霍丘县、盛唐县,光州固始、殷城县分领。武义元年(919年),寿州改属清淮军(治濠州,今凤阳县临淮镇北)。乾贞元年(927年),清淮军改治寿州。南吴天祚三年(937年)十月,南唐代吴国,今县境仍分属霍山、霍丘、盛唐、固始、殷城县。其中,霍山、霍丘、盛唐县属清淮军寿州;固始、殷城2个县仍属光州。后周显德四年(957年)三月,入后周,改清淮军为忠正军。

       北宋开宝元年(968年),撤销霍山县,并入盛唐县,今县境分属光州固始县,寿州霍丘、六安县。至道三年(997年),两个州改属淮南路(治扬州)。熙宁五年(1072年),两个州改属淮南西路(治扬州)。政和六年(1116年),升寿州为寿春府(仍治下蔡)。政和八年(1118年),升六安县为军,今县境分属寿春府霍丘县、六安军六安县、光州固始县,仍属淮南西路。

       金天会五年(1127年)二月,北宋亡,仍旧制。五月一日,属南宋淮南西路,为光州固始、寿春府霍丘、六安军六安3个县分领。建炎三年(1129年),金兵南侵,曾入今县境,淮南西路改治合肥,寿春府改治寿春。绍兴十二年(1142年),安丰县升为安丰军,撤销寿春府,改设寿州(仍治寿春)。绍兴十三年(1143年),降六安军为县,撤销寿州,六安、霍丘2个县属安丰军,固始县属光山军。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,升寿春为府,六安、霍丘2个县改属寿春府,固始县仍属光山军。乾道三年(1167年),改寿春府为安丰军,霍丘、六安县属之。端平元年(1234年)正月,金亡,复升六安县为六安军,六安县属之。嘉熙元年(1237年)七月,为避蒙古兵,光州府迁治石额山(今金刚石)山南筑石城。景定五年(1264年),降六安军为县,改属安丰军,后复为六安军,六安县仍属之。
  
       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正月,安丰军降元;二月,六安军降元,与光州府同属蕲黄宣慰司。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今境分属的固始县所在光州府,六安县所在的六安军,霍丘县所在的安丰军。至元十四年(1277年),淮西道改治庐州(今合肥市),升安丰军为路(治寿春),后降光州府为光州,改属汝宁府(治汝阳,今河南汝南县城),属之。至元十五年(1278年),改寿春府(为散府,仍治寿春),霍丘县属之。至元十八年(1281年),改寿春府为安丰府。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,降六安军为县,改属庐州路;升安丰府为安丰路,霍丘县属之;固始县属汝宁府光州。旋升六安县为六安州,六安县属之,仍属庐州路。

       至正十一年(1351年)八月,红巾军徐寿辉部在多云山(今天堂寨)起兵反元。大宋龙凤五年(1359年)八月,迁都安丰。至正二十三年(1363年)三月,朱元璋解安丰之围;七月,解庐州之围,后地复归元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七月,吴王朱元璋收复庐州路、安丰路,分别升为庐州府、寿春府,改属江淮行省,后复为元兵所据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,吴兵收复庐州、寿春、汝宁诸府。吴元年(1367年),降寿春府为寿州,霍丘县属之,改属江南行省临濠府;六安县属庐州府六安州,固始县属河南行省汝宁府光州。

       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今县境仍分属江南行省临濠府寿州霍丘县、庐州府六安州六安县、河南行省汝宁府光州固始县。八月,寿州所在的临濠府、六安州所在的庐州府改属直隶中书省。洪武二年(1369年)九月,升寿州为直隶州,直隶中书省,余仍之。洪武四年(1371年)二月,降寿州为散州,霍丘县仍属之,改属临濠府(治钟离),撤销六安县,并入六安州。洪武六年(1373年)九月,改临濠府为中立府(治中立县,由钟离县改)。洪武七年(1374年)八月,中立府改为凤阳府(治临淮县,由中立县改)。洪武八年(1375年)十月,凤阳府改治凤阳县。洪武十三年(1380年)五月,凤阳府直隶六部。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六安州回属六部庐州府。永乐元年(1403年),庐州、凤阳府改属南京,后改称南直隶。成化十一年(1475年),分置商城县,今县境西部属固始、商城县境,东部属霍丘县、六安州境。弘治七年(1494年),升六安州故埠镇为霍山县,属六安州,自此,今县境东部地区分属凤阳府寿州霍丘县、庐州府六安州及霍山县。

       清代,仍旧制,即今县境西部属固始、商城县;东部属霍丘县,霍山县及六安州。顺治二年闰六月(1645年8月),今县境西部仍属固始、商城2个县;东部改属六安州及霍山县,霍丘县。康熙六年七月(1667年8月),凤阳、庐州府改属安徽省。康熙九年(1670年)四月,两个府改属安徽省庐凤道(治凤阳府)。雍正二年九月(1724年11月),霍邱县改属直隶颍州(治阜阳),升六安州为直隶州。雍正十三年七月(1735年8月),升直隶颍州为颍州府,今县境东部分属颍州府霍邱县、直隶六安州及霍山县。同治四年六月(1865年7月),颍州府、六安直隶州改属凤颍六泗道(仍治凤阳府)。光绪三十四年五月(1908年6月),颍州府、直隶六安州属皖北道(仍治凤阳府)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1月,今县境西部属河南光州固始、商城县境,南部属安徽霍丘县、六安直隶州、霍山县境。4月,废光州、六安州,改州为县,固始、商城县直属河南省;六安、霍邱、霍山3个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2日,固始、商城县改属河南省豫南道,后直属河南省;六安、霍邱、霍山3个县改属安徽省淮泗道(治凤阳县,今府城镇)。10月2日,霍山、六安县改属安庆道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十七年(1928年)8月,废道,六安、霍邱、霍山3个县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4月2日,六安、霍山、霍邱3个县改属安徽省第五区。8月,拟划鄂、豫、皖三省交界处的河南商城、固始县及安徽省的六安、霍邱、霍山3个县计5个县各一部分地区,在原属六安县的金家寨设立煌县。10月,批准设立立煌县,改属河南省第九专区。次年3月,决定改属安徽省第三专区。4月11日,行政院正式批准,立煌县划入安徽省第三专区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年6月27日后,立煌县兼作安徽省临时省会,11月10日,第三专区改属皖北行署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2月2日撤销皖北行署。同年7月,改第三专区为第二专区。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1月19日,省政府复迁回金家寨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11月,第二专区改驻六安县,省政府迁往合肥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3月,立煌县政府迁驻麻埠(已没入响洪甸水库)。冬,迁七邻湾袁氏家祠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9月2日,立煌县城解放。9月4日,改立煌县为金寨县。11月15日,改属鄂豫皖行署一专区。下旬,改西部为金寨县,东部为金东县,北部为金北办事处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4月15日,金寨县恢复旧域。6月,金塞县人民政府在麻埠成立(已淹入响洪甸水库),取代民主县政府,仍属六安专区。9月6日,金家寨最后一次解放。7日,金寨县人民政府迁驻金家寨。

       共和国成立后,金寨县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。1954年7月9日,金寨县人民政府改称金寨县人民委员会。8月5日,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金寨县迁驻梅山镇。1955年5月1日,金寨县正式迁治梅山镇。1968年3月17日,金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。1971年3月,改专区为地区,金寨县属六安地区。1981年3月22日,金寨县革命委员会改称金寨县人民政府,仍属六安地区。1999年9月,六安撤地设市,金寨县属六安市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