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木垒哈萨克自治县


[日期:2014-02-15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592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从今巴里坤至今木垒沿途修筑城堡,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清政府定名为“穆垒”。后“穆垒”又逐渐演变为“木垒”。《新疆图志》载:“穆垒”系匈奴语“蒲类”的转音”。唐代庭州蒲类县在今木垒县西;而蒲类县名“蒲类”一词源于“蒲类海”,汉代的“蒲类海”即今木垒以东的巴里坤湖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西汉时期,汉朝政府于汉神爵二年(公元前60年)设西域都护,管理西域36国。木垒属蒲类后国,归西域都护管辖。唐代,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,于贞观十四年(640年)在今吉木萨尔县设立庭州,并下设蒲类县,木垒属蒲类县,归庭州管辖。唐开元元年(713年),唐政府设独山守捉于今木垒县境。

       两宋时属高昌回鹘。成吉思汗统兵西征,在此建独山城。元属别失八里东境。明为瓦剌游牧地。

       清朝建立后,清政府在统一西域过程中,由于军事需要,于康熙五十七年(1718年)从今巴里坤至木垒沿途修筑城堡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,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以木垒地势扼要,奏移驻军,并修筑木垒城,城周长六百余丈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清政府定名木垒为“穆垒”。后“穆垒”又逐渐演变为“木垒”。乾隆年间设北路营塘,称“木垒塘”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,在东吉尔玛台(今东城镇)建奇台堡,设管粮巡检一员。二十六年(1761年),清政府以木垒“地沃泉滋”,决定在此“募人大开阡陌”,并派驻绿旗兵木垒营。三十二年(1767年),清政府从甘肃甘州招募屯民300户1000多人,安置在木垒、奇台屯田,次年两地屯民共开垦土地608公顷。三十八年(1773年),设奇台县、木垒归奇台县管辖,隶属巴里坤镇西府。

       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重筑木垒城,民国六年(1917年),设木垒河县佐,隶属奇台县管辖。民国八年(1919年),开始修筑木垒城,历时9年,初由民工修筑了部分城墙后停工,后由工程营兵完成筑城工程。民国十九年(1930年)3月,木垒建县,从奇台县划出,定名木垒河县,属迪化行政区。

      1950年3月1日建立木垒河县人民政府,隶属迪化专员公署。1953年迪化恢复旧名,改为乌鲁木齐。1954年3月,木垒河县改名为木垒县。1954年7月14日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区,1955年2月14日改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,属乌鲁木齐专区。1958年5月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。1969年自治县人民委员会改称革命委员会,1981年1月撤销革委会,恢复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建置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