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原名酃[líng]县,1994年4月5日改名为炎陵县。因境内有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始祖炎帝的陵寝――炎帝陵,故此改名。
【附加】
在春秋时称“寵”(即“宠”)或“龐”(即“庞”)。《说文》曰:“寵 ,尊居也,从门龙声。”从字形结构和《说文》的解释看,“寵”、“龐”和“酃”,都是神灵之域,被称为雷电之神的居地,亦即龙的居地。炎帝是因龙感应而生,故又称神龙氏,实则是龙图腾的化身。
正因为此,他活动过的这一地区被称为“宠”、“庞”和“酃”是很有道理的。炎帝神农氏的崩葬之地“长沙茶乡之尾”,与汉代之“酃县”同为炎帝神农氏重要活动地区,又同属长沙郡,在南宋建县时借用被称为“龙的居地”的古“酃县”之名。
【沿革】
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)始建酃县,汉代之“酃县”属长沙郡。在今衡阳市东及衡南县一带,至东晋并入县治在湘江西岸的临蒸县。西汉至南朝陈为茶陵县地。隋为湘潭县地。唐复为茶陵县地。
宋朝嘉定四年(1211年),湖南安抚使曹彦约平定黑风洞(今桂东境内)农民起义后,为加强对边远山区的管理,顺应本埠尹、欧、李、陈、胡氏的合奏,上奏朝廷,析茶陵军康乐、霞阳、常平三乡置酃县,以汉酃县(境域在今衡南县境和衡阳市东区一带)之名名之,仍隶属茶陵军,县治设在霞阳镇。
元朝元至十一年(1274年),废茶陵军,酃县改属衡州路。明朝洪武三年(1370年),废路置府,酃县隶属衡州府。清代,沿袭明制,仍胡衡州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9月置衡永彬桂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23日改置衡阳道,酃县属衡阳道。民国九年(1920年)。废道,酃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设立“第五行政督察区”,辖衡阳县、常宁县、衡山县、耒阳县、攸县、茶陵县、安仁县和酃县计8县,专署驻衡阳县。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4月调整行政督察区,原第五区改称“第二行政督察区”,辖域及专署未变。
1949年10月29日,成立酃县人民政府,隶属衡阳专区。1952年11月20日,撤销衡阳、郴州、零陵三个地区,设立湘南行政区,酃县属湘南行政区。1954年6月,湘南行署撤销,分设衡阳、郴县2个专署,酃县隶属郴县专署。1958年12月,撤销酃县建制,并入茶陵县,随茶陵隶属湘潭专署。1961年6 月,按原境恢复酃县建制,仍隶属湘潭专署。1968年9月,湘潭专区改称湘潭地区,茶陵县属湘潭地区。1983年7 月,改属株洲市。1994年4月5日,酃县正式改名为炎陵县,仍隶属株洲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