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衡阳县


[日期:2014-08-06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251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年)。并临蒸、新城、重安3县置衡阳县,因县在衡山之南(古代山南水北为阳),故名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今衡阳县,周以前属荆州南境。周至春秋为扬粤(后以扬越)属地。战国中期,属楚黔中地。秦代属长沙郡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刘邦设立承阳县,隶属长沙国。西汉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于承水(现名蒸水)之南置钟武县,属零陵郡,县治在今西渡镇郊曾步。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(37年)承阳改蒸阳,属零陵郡,县治在今金兰寺。东汉顺帝永建三年(128年)更名为重安,属衡阳郡,县治在今渣江三湖町。

      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孙吴于长沙郡西部设衡阳郡,下辖蒸阳(今衡阳县)、重安(今衡南县)、湘南(湘潭市)、湘西(今衡山、衡东、南岳区)、湘乡、益阳等县。三国为蒸阳、重安、临蒸3县。南朝为重安、临蒸县。后析临蒸置新城县。隋文帝开皇九年(589年)。并临蒸、新城、重安3县置衡阳县,属衡山郡,衡阳县名从此始。

       西晋置衡州,治衡阳,晋惠帝永熙元年(290年),改衡阳县为衡山县。南北朝时期,衡州分为东衡州、西衡州。隋朝(589年),隋灭陈并改郡为州,并湘东、衡阳两郡为衡州总管府。

       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析衡阳县为临蒸、重安、新城三县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年(732年)并临蒸、重安、新城3县仍称衡阳县。五代属楚国衡州府。宋属湖南路衡州衡阳郡。元属衡州路。明属衡州府。清初属衡永郴桂道。清康熙年间,吴三桂在衡称帝,国号周,改元昭武,改衡州府为定天府。吴三桂败亡后,衡阳属衡州府。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析衡阳县东南乡置清泉县。因衡州东乡有一名山叫清泉山,以此山名县,叫清泉县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并衡阳县、清泉县仍称衡阳县。民国二年(1913年)9月置衡永彬桂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23日改置衡阳道,驻衡阳县。民国九年(1920年)废道,衡阳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设立“第五行政督察区”,辖衡阳县、常宁县、衡山县、耒阳县、攸县、茶陵县、安仁县和酃县计8县,专署驻衡阳县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8年)4月调整行政督察区,原第五区改称“第二行政督察区”,辖域及专署未变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1月,析衡阳县城区及城郊3个乡置衡阳市。县、市治同城。6月,专署迁驻茶陵县。抗战结束后移驻衡阳市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0月8日衡阳解放。衡阳县隶属衡阳专员公署。1952年4月,析衡阳县东南境一、二、四、九区置衡南县。7月,衡阳县治迁西渡。10月,撤衡阳、郴州、零陵专员公署设湘南行署,衡阳县隶属湘南行政区。1954年7月,撤湘南行署,复设衡阳专员公署,衡阳县属衡阳专员公署。1968年9月,改衡阳专员公署为衡阳地区,衡阳县属衡阳地区。1983年5月,衡阳地、市机构合并,衡阳县隶属衡阳市。2001年4月4日,衡阳县呆鹰岭镇划归衡阳市蒸湘区管辖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