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东汉初年析昭陵置昭阳县。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,因晋武帝之父司马昭,讳昭字,改昭阳为邵阳县。昔时城居邵水北,故名邵阳,唐时始移治水南,仍名邵阳。
【沿革】
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。秦代属长沙郡。邵阳始建县于西汉初,当时叫昭陵县,县城在今邵阳市大祥区,属长沙国。
西汉平帝元始五年(5年),封昭阳侯于昭陵县东,属零陵郡。王莽篡汉,侯国除。东汉初于昭阳侯地置昭阳县。三国初属蜀,后入吴。吴宝鼎元年(266年),昭陵县、昭阳县改属昭陵郡。
晋武帝太康元年(280年),司马炎平定东吴,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,改昭陵郡为邵陵郡,昭陵县改邵陵县,昭阳县改邵阳县,邵阳县之名由此而得。
南朝陈并高平(今隆回、新化)、邵陵两县人邵阳。隋文帝开皇十年(590)废郡,并夫夷、武冈、都梁于邵阳一县,移县治于昭陵故址,属长沙郡。时邵阳县辖今邵阳市和邵阳、邵东、新邵、武冈、洞口、隆回、新宁、城步、新化等县地。隋末,肖铣割据邵阳置建州(治资江北岸),析邵阳置武攸县,又复邵陵、建兴两县。
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平肖铣,改建州为南梁州,改武攸县为武冈县。武德七年(624年)仍并邵陵入邵阳,并建兴入武冈。唐太宗贞观十年(636年)改南梁州为邵州。五代南楚文昭王马希范改曰敏州,邵阳县改敏州县,楚废王马希广改曰邵阳。
宋仍属邵州。南宋理宗宝庆元年(1225年)升改他的藩封地邵州为宝庆府,邵阳仍为附郭之县。元代设宝庆、武冈2路。明初设宝庆、武冈2府,后降武冈为州。清为湖南宝庆府治。
中华民国二年(1913),废宝庆府,设宝庆县,属湖南湘江道。民国九年(1920年)废道,宝庆县直属于省。民国十七年(1928年),宝庆县复名邵阳县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设立“第六行政督察区”,辖邵阳县、新化县、武冈县、新宁县、城步县、湘乡县和安化县计7县,专署驻邵阳县;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8月,析邵阳县境西部隆中、隆回、隆治、中和、果胜、西胜、保和、礼教乡、桃洪镇等9个乡镇置隆回县。
1949年10月邵阳县解放,在原第六行政督察区基础上,设邵阳专区,专区驻邵阳县。1950年3月,武冈县东部6乡,即古峰、四望、金龙、长乐、双清、唯一划归今邵阳县。7月,析置邵阳市(县级市)。1951年冬,析县境东置邵东县、县境北置新邵县,邵阳县治迁塘渡口,属邵阳专员公署。1968年2月,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,邵阳县属邵阳地区。1980 年元月,邵阳市升为省辖市。1981年5月,东安县大水公社枇杷、新建两个大队划归今邵阳县。1986年1月29日,撤销邵阳地区建制,邵阳县属邵阳市管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