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清乾隆元年(1736年)置芷江县,芷江(也称芷水,即舞水流经这里的一段)所经,因芷水为名。芷水又因“两岸多生杜蘅白芷”,而得名。另一说因屈原的诗“沅有芷兮澧有兰,思公子兮未敢言”而命名。
【沿革】
禹贡为荆州之域,商周属楚黔中地,秦为黔中郡地。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置無阳县,为芷江建县之始。东汉废县,并入辰阳县。晋太康年间(280年~289年)置潕阳县,隶属武陵郡,晋义康年间(405年~418年),县治迁镡城。北朝梁时(502年~557年)改为龙檦县,隶南阳郡。陈永定三年(559年)改隶沅陵郡。
唐为龙标夜郎县地。唐玄宗先天二年(712年)置潭阳县,属沅州。五代时没于蛮,南楚又置潭阳县。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筑沅州城,改潭阳县为卢阳县,州县同治沅州城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废卢阳县入沅州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置芷江县,为沅州府府治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9月置辰沅永靖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23日改置辰沅道,驻凤凰县,芷江县属辰沅道。民国五年(1916年)1月,因芷江县地理位置较沅陵县为佳,移驻芷江县。民国九年(1920年)废道,芷江县直属于省。后为应付湘西中共苏区,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5月划湘西19县置湘西绥靖区,下分5个行政督察区,芷江县属芷黔麻晃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6月,湘西绥靖处改为湘西绥靖行政公署,下设4个行政督察区,芷江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12月湖南全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区,撤销并终止湘西绥靖专员公署的行政机构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设置“第七行政督察区”,辖会同县、芷江县、绥宁县、黔阳县、晃县、靖县和通道县计7县,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4月调整行政督察区,原第七区改称“第十行政督察区”,辖域未变。抗战后一度改称“第一行政督察区”,民国三十七年(1947年)以后恢复原区名。
1949年10月2日芷江解放,成立芷江县人民政府,属会同专区辖。1951年8月,会同专区改称芷江专区。1952年6月,芷江专区改称黔阳专区,芷江县属黔阳专区。1968年,黔阳专区改称黔阳地区。1981年,因区治移至怀化县城,黔阳地区改称怀化地区,芷江县属怀化地区。1986年9月废芷江县,设芷江侗族自治县。1997年11月29日,撤消怀化地区,设立地级怀化市,芷江侗族自治县属怀化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