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秦置鄂县,因此地在西周时期称鄂国 。民国二年(1913年),废武昌府,改江夏县为武昌县;而武昌县却改名为寿昌县。后因与浙江省寿昌县重名,于民国三年(1914年)改为鄂城县。1979年划鄂城城关镇及近郊置鄂城市。1983年8月19日,撤销鄂城市、鄂城县,设立鄂州市(地级)。1985年,设立鄂州市鄂城区。
“鄂”源于鳄鱼。一个以捕鳄为生,且以鳄为图腾的部族,便以鄂为部族名称。在商代时形成了鄂国,地点在今山西乡宁县。西周初年,鄂国的故地被晋所并,遗族南迁到河南南阳,仍叫鄂国。因受楚的威胁,于西周中叶,又南迁到湖北鄂城,仍叫鄂国。
【沿革】
夏商之世属三苗之地,西周中叶这里称鄂国。西周后期为鄂侯领地,不久,为楚王熊渠所灭,以封其中子熊挚红为鄂王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秦置鄂县,属南郡。辖今鄂州、黄石(含阳新)、咸宁(含咸安、嘉鱼、赤壁、崇阳、通山)等地。
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,汉为鄂县,属江夏郡。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,灌婴筑鄂县城。蜀汉元年(221年),吴王孙权在此建都,告天称帝,取“以武而昌”之义,改鄂县为武昌,不久改名江夏郡。
晋至南北朝属武昌郡,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年),武昌郡领武昌、阳新、鄂三县属郢州,州治设夏口。隋朝改属江夏郡,唐时设驿,属鄂州,五代至北宋属武昌县,南宋时置镇,属寿昌军,元代先后属寿昌军、武黄散府、武昌县,清代至民国期间先后属武昌县、鄂城县、黄冈县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,废武昌府,改江夏县为武昌县;而武昌县却改名为寿昌县,属武汉黄德道。后因与浙江省寿昌县重名,于民国三年(1914年)改为鄂城县,因本境有鄂王城,故名鄂城。
解放后,1953年属黄冈专区管辖,1960年改鄂城县为鄂城市,后撤销,于1979年复设,划城关镇及近郊置鄂城市。同年由黄冈地区管辖,实行市、县分治,鄂城区属鄂城县。1983年8月19日,撤销鄂城市、鄂城县,设立鄂州市(地级)。1985年,设立鄂州市鄂城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