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罗田县所辖乡镇名称的由来


[日期:2014-07-21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243次

【凤山镇】
       元大德八年(1304),罗田县治由今匡河乡四口塘村魁山迁至县境南部,原名官渡河(罗田河之一段),后俗称县衙。因县衙后山名凤山(山形如飞凤,故名),民国31年(1942)11月设为凤山镇。1951年,改名城关镇,l985年,复名凤山镇。镇以凤山命名。

【骆驼坳镇】 
       骆驼坳是法堂坳的音转。据王葆心《罗田靖乱记》载:南宋高宗(赵构)建炎二年(公元1128年)有个绍恂和尚,化募百万串钱,在山坳上修建一座规模宏伟的资福法堂,后称资福寺(遗址在今骆驼坳集镇西侧1公里处),是当时罗田、蕲水两县著名的大刹。庙前有4株合抱不交的大银杏树占地数亩。当时香客不断,逐渐形成张八塘至洞儿咀长约3公里略有间断的街道,故名法堂坳。香火兴旺达200多年。元末兵乱,大寺庙和原街全毁。明初再形成集镇,即现在的骆驼坳旧街。因街道地处山坳,形似骆驼,又与原法堂坳音近,遂称骆驼坳。镇以街形命名。

【白莲河乡】
       白莲河属境内五条水系之一,位于罗田县境东南与英山、浠水两县交界处,源出于天堂寨西麓,汇合境内匡河、白莲河两个行政乡的河流流入白莲河水库。白莲河南流称浠水,至兰溪入长江。浠水河全长132公里,其中罗田境内流程56.2公里,流域面积272.9平方公里(即罗田白莲河流域)。白流河乡辖区全部属于白莲河流域。乡以白莲河命名。

【匡河乡】
       匡河亦名匡家河,发源于观音山北的栗山咀,东南流2.5公里与观音山南侧李家畈东流的无名小河汇合而成。附近村庄稠密,多匡姓,因名匡家河。乡以匡河命名。

【大河岸镇】   
       大河岸老街座落在白庙河(大河)与东安河(小河)汇合处金钩山咀1公里。两河汇合后的大河岸东侧有座小山与河床相距200余米。街道依此山西麓建立。据传昔时,沿河东岸有一长排高岸。铺屋即穿插在岸上的池塘与田畈中,形成一个Z字形的合面街,故名大河岸街。镇以街形命名。

【白庙河乡】
       白庙河源出江家寨的漕河,至此与从石柱山南下的跨马墩河会合,称为白庙河大河。乡街老街座落在周家寨东麓(即现在跨马墩水库大坝下约一公里处)靠寨脚呈南北走向。街西面是河西沙滩(1958年改成桑园,1971年改成田畈)。老街东岸漕河出口处,有个小山咀,原有一座白庙(建国初曾作小学校址,现已拆毁)。该乡与此河均因此庙得名。

【九资河镇】
       镇政府驻地僧塔寺。僧塔寺位于海拔1373米的笔架山西麓麒麟畈上。自青苔关南流的七里河,与自瓮门关西南流来的风井河会合于僧塔寺集镇北头,名为九资河。镇以该河命名。

【胜利镇】
       原名滕家堡。胜利镇街位于洛家畈村的熊家山西麓。熊家山西北有个名叫木鱼垴的山头,直深到自东流来的金家河口,此河汇合自北来南的落梅河,形成滕家河(现名胜利河)。

       胜利镇西南部沿巴河上游,地势低平,而东、北、西三面,地势险要,多高达千米以上的高山。东北的三省垴、西北的三县垴,原为三省与三县边界。因深山叠涧,历代均有强人出没,每有活动,牵连数县。明朝万历三年(公元1575年),由蕲水县出兵61名,罗田、麻城、黄冈三县各出兵23名,共出常备130名,由黄州府派一名卫官设堡驻兵,滕家堡名始于此。共和国成立后,1952年,人民政府以滕家堡为县名设胜利县,1955年撤县,设罗田县胜利区,滕家堡为区政府所在地,并改滕家堡为胜利镇,更名始此。1980年设社胜利镇,1984年设县辖胜利镇。镇以胜利河命名。

【河铺镇】 
       镇区四周有群山环抱,座落在沿河丘陵的田畈中,东北为唐家山、平头山、马头山、许家宕,是东进八迪河、簰形地的孔道。东面有苏家山,南边有古羊寨,此两山夹成的山冲名八里畈与七里冲,是到平湖集镇的大路。昔年河铺街是县城到滕家堡(今胜利镇)驿路,原设有铺面铺于此地,故名河铺。

【平湖乡】
       乡政府驻地在县城西北20公里处,原来是县境西部的水陆码头和军事要地。昔因地势险要,曾设平湖关,为罗田著名的八关之一。平湖关原为平胡关,始建于南宋初,至元代改胡为湖,明、清两代均为平湖关。平湖乡依关建立,因关得名。

【三里畈镇】
       三里畈镇镇区座落在杨家寨山南麓,七道河与平湖河汇合的巴水干流在其西北岸。河床宽约0.5公里,有公路桥通向凤山。其下游3公里处名尤河咀,与罗田大河汇合,流入巴河,向西南汇入长江。传该镇沿河平畈原有3千亩良田,元代称为三千畈,又因此畈长宽约3华里,故名三里畈,沿用至今。镇以畈名命名。

【大崎乡】 
       境内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。西有大崎山、龙麒寺,北有蕙兰山,东有大垴山,均在海拔760米以上。乡以大崎山命名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