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五代时期,其名屡变,最后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又改为崇阳县,因县北群山崇聚,县治在南,故名。据《读史方舆纪要》“自通城县龙窖山发脉,历方山岩头而东至此,诸山崇聚,故县有崇阳之名。”
【沿革】
崇阳古代为三苗国地,春秋时期属楚,为楚之边地。汉高祖五年(前202)始建县,称下隽县,属长沙国。汉下隽幅员数百里,今巴陵、临湘、蒲圻、通城及嘉鱼西南角,皆所辖地县,治在今崇阳地。
下隽新莽时改閇隽。东汉长沙复为郡,下隽仍旧称。三国前期下隽属吴,隶南郡。后吴蜀分荆州,界湘水,南郡属蜀,下隽应隶长沙; 三国后期下隽属吴,吴析下隽地为蒲圻,入武昌。
晋下隽仍隶长沙郡,析置巴陵县。南朝宋元嘉十六年(439年)下隽改隶巴陵,属湘州。时长沙称湘州,巴陵升郡,郡统于州也。南朝齐下隽隶巴陵郡,后下隽县改上隽县。南梁大同五年(539年)置上隽郡,析地为乐化县,与蒲圻、沙阳并辖乐化,即今通城。崇、通之析,盖肇于此。梁元帝承圣三年(554年)改隽州。南陈仍之,旋废。
隋开皇中,与乐化县先后并入蒲圻,隶江夏郡。唐天宝二年(743年)置唐年县,仍并乐化地。元和间升县西锡山市为通城镇。五代时期,杨吴改曰宗阳,朱梁改曰临夏,后晋改曰临江,南唐复曰唐年。
宋开宝八年(975年)始名崇阳,属湖北路。熙宁五年(1072年)析通城镇为通城县,绍兴五年(1135年)复并,绍兴十七年(1147年)复析。元属武昌路。明改路为府,属武昌府,清朝因之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废府,崇阳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年(1913年)1月17日置武汉黄德道,旋改名鄂东道,观察道驻夏口县(今湖北省武汉市汉口),民国三年(1914年)5月23日改设江汉道,崇阳县属江汉道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废道,崇阳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后,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。
1949年崇阳县解放后属大冶专区。1952年属孝感专区。1958年11月,通山、通城、崇阳合并为崇阳县。1959年3月崇阳县改属武汉市,同时恢复通山县。1960年12月,恢复通城县。1961年崇阳县复属孝感专区。1965年改属咸宁专区。1970年咸宁专区改称咸宁地区,崇阳县属咸宁地区。1998年12月撤销咸宁地区,设立地级咸宁市,崇阳县属咸宁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