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恩施市


[日期:2014-07-17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171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恩施之称始源于施王屯(又名蛮王寨,现恩施市舞阳办事处红庙居委会瓦店子处),据《恩施县志》载:“东晋末,桓无子诞窜蛮中,自称施王,筑城临施水,号施王,子孙袭王至后周,保定初年始平之,以其他地置施州,乃施王屯余地。”

       到了元朝,建立了土司制度,在今宣恩县城关驻有一大土司,恩施市亦归所辖。因土司居于施王屯的南面,故得名“施南土司”。从此,历史上就有了“施南”之称。

       据同治《恩施县志》:“明设施州卫,雍正六年称施县,雍正七年改称恩施”。恩施之意,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,故名恩施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今恩施,春秋属巴国,战国属楚国巫郡,秦属南郡。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)置沙渠县,属建平郡。隋开皇五年(585)改沙渠县为清江县。北周置施州及清江郡,隋改庸州,唐为施州,后改清江郡、清化郡,又复为施州;

       宋、元均为施州;明为施州卫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设恩施县,雍正十三年(1736年)改土归流,为施南府附郭县。

       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府存县,直隶湖北省;民国三年(1914年)设鄂西道,恩施属鄂西道。6月,鄂西道改为荆南道,辖恩施、建始、宣恩、来凤、咸丰、利川6县。民国十年(1921年)8月荆南道撤销,分为荆宜道和施鹤道,恩施属施鹤道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废道,设鄂西行政区,恩施属之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,巴东县划入,州域始为8县之治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,辖区未变。抗日战争时期恩施县为湖北省临时省会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1月6日晚,恩施解放,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,置专员公署,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,恩施县仍为专属驻地。1981年11月7日,撤销恩施县,设立恩施市,以恩施县城关镇为其行政区域。1983年8月19日,撤销恩施县,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恩施市。1984年1月正式实施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