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地名最早源于赤乌镇(亦曰瑞昌镇)。东汉建安年间孙权拒曹操于赤壁,使程普屯兵于此,时有“赤乌之瑞,瑞应武昌”之说。唐朝立赤乌场,五代南唐升元三年(939年)升赤乌场为瑞昌县。寓“祥瑞荣昌”之意。1989年12月,瑞昌撤县建市。
【传说】
汉建安中,孙吴大将程普驻军此地(今桂林桥一带),忽有赤乌来鸣,以为祥瑞,旋得赤壁捷报,遂名其地曰赤乌镇,又曰瑞昌镇。
【沿革】
西周,县地属楚。东周敬王十六年(前504年),吴伐楚,县地属吴。东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,越灭吴,县地入越。周显王三十六年(前333年),楚灭越,县地归楚。 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统一全国,分天下为三十六郡,县地属九江郡。
汉高祖元年(前206),瑞昌为九江王黥布封地。汉高祖四年(前203年),改九江置淮南国。五年,分淮南地置豫章郡,瑞昌属豫章郡柴桑县地。王莽新朝时(9~23年),莽亡,东汉复郡县故名,隶扬州刺史部。
三国时期,吴黄武元年(222年),孙权置武昌郡,柴桑县为之属。 晋元康元年(291年),割扬、荆二州十郡置江州。永兴元年(304),合庐江之寻阳、武昌之柴桑二县置寻阳郡,隶江州,辖柴桑县。
南北朝时期,宋、齐时(420年~502年),县地仍属江州寻阳郡柴桑县。梁太清二年(548年),析柴桑立汝南县,为寻阳郡治。太平二年(557年),立江州为二,寻阳郡属西江州。陈天嘉六年(565年),复江州。寻阳郡领柴桑、汝南二县。(光绪《江西通志》载:汝南,地在德化(今九江)县西。瑞昌东至九江七十里,疑梁、陈二代瑞昌为汝南县地。)
隋开皇九年(589年),罢寻阳郡置江州,废柴桑、汝南县置寻阳县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,改寻阳为彭蠡县。大业三年(607年),改江州为九江郡,改彭蠡县为彭城县,旋又更名湓城县。故县地先属寻阳,再属彭蠡,后属湓城县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复九江郡为江州,分湓城增置浔阳县。武德八年(625年),省湓城入浔阳。乾元元年(758年),县地仍属江州浔阳县。建中四年(783年),析浔阳西地立赤乌场。
五代时,县地初属杨吴(907年~937年),隶镇南军辖下之江州浔阳县。后属南唐。南唐升元三年(939年),升赤乌场为瑞昌县,隶奉化军(江州改名),治设桂林桥。
北宋初分设路州,县属江南路江州,天禧四年(1020年),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,江州属江南东路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,江州改属江南西路,瑞昌仍为属县。嘉泰三年(1203年),县治迁至今址(湓城镇)。
元朝至元十二年(1275年),县属江州宣抚司,隶扬州行中书省。至元十六年(1279年),隶黄蕲等路宣慰使司。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隶江西行中书省江州路。至正十二年至二十一年(1352年~1361年),瑞昌一度为红巾军徐寿辉、陈友谅占领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,改江西省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,分五道,瑞昌县属九江道九江府。
清沿明制。咸丰四年(1854年)三月,太平军该湖口为九江郡,以九江府为江西省,瑞昌属之。太平天国败亡,清复旧制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九江府,瑞昌县直属于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,划全省为四道,县属浔阳道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废道,瑞昌县直隶省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全省设13行政区,县属第三行政区,并一度为区署驻地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缩改为8行政区,县属第五行政区。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增改为11行政区,县属第九行政区,专署一度移驻境西徐源南山下、乐园寺下村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又调整为9行政区,瑞昌仍属第九行政区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5月18日,瑞昌县解放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瑞昌县隶属九江专区。1970年九江专区改称九江地区,瑞昌县属九江地区。1983年7月27日九江地区与九江市合并为地级九江市,瑞昌县属地级九江市。1989年12月,瑞昌撤县建市,由省直辖,现为江西省计划单列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