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东汉建安四年(199年)析庐陵县置西昌县,为庐陵郡治。开皇十年(590年),废西昌,置安丰县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以“地产嘉禾,为和气所生”,又更名为泰和县。
【沿革】
西汉为庐陵县境,东汉建安四年(199年)析庐陵县置西昌县,为庐陵郡治。故城在今县城西1.5公里。三国吴末,析西昌置东昌县(今吉安县永和镇),属庐陵郡。
晋太康元年(280年),庐陵郡治迁石阳(今吉水县东北10公里),西昌属之。南北朝大宝元年(550年)六月,陈霸先驻军西昌南朝陈时,省西昌。
隋开皇九年(589年),复置西昌县。开皇十年(590年),废西昌,并东昌、遂兴(今遂川、万安)、广兴(今莲花)、永新等地置安丰县。开皇十一年(591年)以“地产嘉禾,和气所生”而更名泰和县,属吉州。泰和之名始此。大业八年(612年)因安丰治非津要,仍徙至西昌故城,属庐陵郡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南平州,领泰和、永新、广兴、东昌四县,泰和为州治。武德八年,废州,并永新、广兴、东昌三县入太和县(改“泰”为“太”),属吉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吉州属江南道。贞观五年(631年),西昌因兵祸,县治复徙安丰旧治。显庆时,析太和复置永新县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吉州属江南西道。 天宝元年(742年),泰和属庐陵郡。 乾元三年(760年),县治移白下驿西(今实验小学内),属吉州。
五代十国,南唐时(937年—943年),周矩倡筑槎滩、碉石二陂,灌高行(今禾市镇)、信实(今螺溪)两乡田地。南唐保大元年(943年),析太和地置龙泉场,后升为县(今遂川县)。
宋熙宁四年(1071年),分太和之诚信乡置万安县。元祐七年(1092年),割县境高行乡三堡肃永新县。德祐元年(1275年)二月,文天祥在樟塘募兵抗元,三月,元军攻占县城。七月,文天祥收复太和。
元元贞元年(1295年),太和县升为州,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。至正十八年(1358年)九月,陈友谅军攻占太和。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,常遇春平定太和。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废州,复为泰和县(改太为泰),属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。崇祯十六年(1643年),张献忠攻入泰和,设官施政。
清顺治二年(1645年),清军入城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,二月,吴三桂部进占县城。十一月,清收复泰和。咸丰五年(1855年)十一月,太平军攻占县城。
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,废吉安府,泰和县直属省;民国三年(1914年)属庐陵道;民国十一年(1922年),北伐军抵泰和,委任官员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,广东革命军,第二次进驻泰和。 民国十五年(1926年)废道,泰和县又属省;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上半年起,日军进占南昌,江西省政府陆续迁至泰和,成立临时省会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7月28日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5兵团44军157师470团炮兵营解放泰和,成立泰和县人民政府,属江西省吉安分区。1950年9月,吉安分区更名为吉安区。1955年3月,改吉安区为吉安专区。1968年,吉安专区改名井冈山地区,泰和县属井冈山地区。1979年改井冈山地区为吉安地区,泰和县属吉安地区。2000年5月11日,撤销吉安地区,成立地级吉安市,泰和县隶属吉安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