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置建成县。武德五年(622年)因避太子李建成讳,改建成为高安,县名缘于“地形似高而安”。1993年12月8日,撤销高安县,设立高安市(县级)。
【沿革】
今高安境域,春秋战国时先后属吴、越、楚。秦始皇二十四年(前223年)秦灭楚后,属九江郡。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置建成县,“以其创建城邑,故名建成”,隶属淮南国豫章郡。其辖境相当于现在的高安、上高、宜丰、万载四县(市)全境和樟树市部分地区。元始四年(4年)改建成县为多聚县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恢复旧名;中平年间(184年~189年),从建成县划出一部分设置上蔡县(今上高县)。三国孙吴黄武年间(222年~228年),从建成县、上蔡县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宜丰、阳乐(今万载县)两县。
晋及南朝时期,建成县仍属豫章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,废望蔡(即上蔡),并康乐(即阳乐),宜丰复入建成,是时改豫章郡为洪州,遂属洪州;大业初年(605年),废州复置郡,建成县仍属豫章郡。
唐朝改郡为州。武德五年(622年)因避太子李建成讳,改建成为高安,并在高安设置靖州,恢复望蔡、宜丰、阳乐三县,增设华阳县,连同高安,五县悉统于州。武德七年(624年),先改名米州,继改名筠州;武德八年(625年)废靖州,将望蔡、宜丰、阳乐,华阳四县并入高安县,隶属洪州。
五代十国时期,高安先后属吴政权、南唐政权所辖。吴越宝大二年(925年)复置筠州,领高安、上高、万载、清江四县,高安是筠州治所。
北宋大平兴国六年(981年),从高安、上高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新昌县(今宜丰县)。绍兴十三年(1143年),筠州改名高安郡,五年后复名筠州。宝庆元年(1225年),因“筠”字与理宗赵昀名同音,且恰逢州治后山的碧落堂发现一株十四茎灵芝草,视为祥瑞之兆,乃改筠州为瑞州,高安仍是县名,为瑞州治所。
元朝改州为路,高安归瑞州路治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路为府,高安属瑞州府治。清朝仍属瑞州府治。高安俗称瑞州府,其因由此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,高安隶属庐陵道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废道,高安直属省管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高安隶属第一行政区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,高安隶属第二行政区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高安改属第一行政区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7月10日,高安解放,同年7月14日成立高安县人民政府,隶属于南昌分区督察专员公署管辖。1959年1月南昌专员公署改名宜春专员公署,高安隶属宜春专员公署(1968年2月改为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,1978年7月改为宜春地区行署)。1993年12月8日,撤销高安县,设立高安市(县级),以原高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高安市的行政区域。2000年8月,撤销宜春地区,改设地级宜春市,高安市隶属宜春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