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余干县


[日期:2014-06-09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436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古称干越,秦始置县,称馀干县。据《通典》:“越之西界,所谓干越,越之余也。”据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古所谓汗[gàn]越,隋朝去水。”另据清末学者王先谦曰:“汗[gàn]干字通。”馀干,似指古越人之一部,还有说“越人谓盐曰馀。”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 西周初期,周公平定东夷后,在干越地设应监。 东周景王二十一年(前524年),古馀干地为吴国,属扬州域。东周元王三年(前473年)古馀干地为越国,属扬州域。东周显王三十五年年(前334年)楚取江南十五邑,古馀干地为楚国。

      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 秦始皇郡县天下,余干始置县,驻余干邑,县以邑名,属九江郡。辖兹、善、义、乐安、葛兴、葛阳、晋兴七乡。秦二世三年(前207年)吴芮、梅涓助项羽、刘邦推翻秦王朝。析境内葛兴乡地置关徼司。

      西汉高祖四年(前203年)改九江郡为淮南国,封英布为淮南王,余干属淮南国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分淮南国置豫章郡。余干改称余汗[gàn],属豫章郡。西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刘邦析余干东北地及邻县境立枭阳县,以纪其事。

      新莽始建国元年(9年)王莽改余汗县为治干县,属新朝。东汉建武四年(28年)王常以治干县归汉,并复称余汗县。东汉光和元年(178年)析乐安乡地置乐平县(包括今德兴)。东汉光和七年(183年)孙权改乐平县为乐安县,以余干旧乡称名。东汉建安四年(199年)孙权析县东境地置上饶县。三国吴黄龙元年(222年)余汗县正式归吴,属扬州。

      晋秦始元年(265年)析晋兴乡地新置晋兴县(即今余江,贵溪、鹰潭地)。晋元康元年(291年)割荆、扬十郡置江州,余汗属江州。晋永嘉七年(313年)改余汗晋兴部分地置兴安县。寻废入余汗。

      南朝宋永初元年(420年)余汗县复为余干县。废晋兴县入余干县。南朝梁承圣二年(533年)余汗改属吴州。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年)以兴安故地置安仁县(今余江)。旋复立兴安县。南朝陈光大元年(567年)罢吴州,余干改属鄱阳郡。

      隋开皇九年(589年)余干地归隋。改鄱阳郡为饶州,余干属饶州。废安仁县入余干县,不久又复立兴安县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余干复属鄱阳郡。

      唐武德元年(618年)余干又属饶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废兴安县新置长城、玉亭县。唐武德八年(625年)省长城县(包括五年省入长城的玉亭县)入余干县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余干又属鄱阳郡。改羊角山为余干山。唐乾元元年(758年)余干又属饶州。唐永泰元年(765年)析晋兴乡玉亭故地合弋阳西境新置贵溪县。

      唐天祐三年(906年)吴王杨渥遣秦裴拔洪州,饶州守将黄澄以饶州降吴,余干属吴国。天祐六年(909年)五代吴国析习泰、泰安、安乐、福应分入钟陵县。五代南唐升元元年(937年)原析钟陵县四乡划回余干。改饶州为永平军,余干改属永平军。南唐保大十五年(957年)改永平军为饶州,余干属饶州。

      北宋建隆三年(962年)余干改属饶州府。975年(北宋开宝八年)析长城县故地置兴安场。南宋正式改为余干县。

      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为余干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为县。明清皆属江西饶州府。

      民国时期,先后属浔阳道,江西省第四行政区,第六行政区。

      1949年5月7日余干解放后,先后属鄱阳专区、乐平专区、浮梁专区,1952年改属上饶专区。1971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,余干县属上饶地区。2000年10月上饶地区撤区设市,余干县属上饶市管辖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