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网站首页 >> 中国地名 >> 台湾省 >> 台中县 >> 文章内容

台中县所辖乡镇名称的由来


[日期:2014-05-11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884次

1.丰原:
丰原旧称为『葫芦墩』,本地原属于平埔族拍宰海族岸里社的居住地,『葫芦墩』是他们对本地之称呼的译音。清末年间,刘巡抚以其地物產丰饶而称为富春乡,亦称为小苏州。民国九年(大正九年)由于本地所產之米质极佳,是本地的特產,就将原地名改为『丰原』。至于「葫芦墩」的由来,说法有二:本区早期为平埔族部落,族人叫「泰雅尔洞」,其音与葫芦墩颇相似,传为其转音而来。丰原市境内有屯脚、屯头、屯身三小丘,形似葫芦而得名。(台中县乡土史料,民83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)

2.后里:
本乡旧称内埔乡,早期发生聚落处称「屯子脚」,分屯顶、屯下。后因避免与屏东县内埔乡同名而改称后里乡。乃因为本地的聚落是创建于平埔族麻薯社之背后,故称『后里』。(台中县乡土史料,民83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)

3.神冈:
因为本地最初的移民大多来自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的『神冈社』,故称此地为『神冈』。

4.潭子:
『潭子』旧称为『潭仔乾』,因为创建聚落于柳川上游凹岸侵蚀坡的深水岸边,故有此称,后来才改为『潭子』。

5.大雅:
大雅昔称为『坝雅』或『埧雅』,这是因为本地是河坝草埔之一部份,客家语称为『坝仔』,与台语之『埔仔』同义,民国九年才改为『大雅』。

6.大里:
『大里』旧称为『大里杙』,系出自当地平埔族洪雅族之社名的译音,民国九年才改称为『大里』。

7.雾峰:
雾峰旧称为『阿罩雾』,其由来有两种说法:一种说法是因为本地聚落建在凤山山麓,晨间经常浓雾笼罩,故有此称;第二种说法是认为『阿罩雾』是本地土著族地名之译音,按台湾地名中,凡冠以『阿』字者,多属番社之译音,例如阿束、阿冷等。民国九年时,改称为『雾峰』。

8.太平:
太平昔称『鸟松头』,因为建庄地入山口福德祠旁有一棵大的鸟松树(榕树之一种),故有此称。「太平」地名的由来有二说:一是本地原属于洪雅族的居住范围,在清乾隆年间,就有汉人来此开垦,开垦初期,与洪雅族常发生衝突,汉人受害严重,所以在刚建立村庄时,就冀以太平之愿望,故命名为『太平』,后来就将此地改称为『太平』。

二是,日据初期日军推进到东兴堡,準备进攻鸟松头时,有一位当地人名叫「何锦成」,在半路迎接带路,而太平当地人都很善良,要反抗的民眾也都逃走了。日军指挥官说:「此地真是大平」,日据后便命名为「大平」,光复后才改成「太平」。(台中县乡土史料,民83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)

9.乌日:
乌日以前称为『湖日』或是『凹入』,这是因为本地的地势较低,境内为猫罗溪、乌溪、草湖溪、旱溪等溪汇入大肚溪的地方,地势呈现凹入的情势,故有此称,后来改称为乌日。

10.大甲:
本地以前是道卡斯族各社的居住地。大甲之地名即自道卡斯平埔族之族称Taokas译过来的。闽南语「大」之读音Tai或Ta;「甲」为Kah併为Ta-kah,与Taokas近音。(台中县地名沿革专辑第一辑,民82,台中县立文化中心印行)

11.清水:
清水旧称为『牛骂头』,这是译自本地的平埔族拍瀑拉族的『牛骂头』社,民国九年时,鉴于该地有良质泉水『埤仔口泉』之涌出,乃更名为『清水』,光复后沿袭至今。

12.沙鹿:
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『沙鹿』社的居住地,故有此称。「沙轆」系本镇旧称,原为平埔族一支之拍瀑拉(Papora)沙轆社(Salach)活动范围,清代称迴马社或迁善社。民国九年改称沙鹿,沿用至今。(沙鹿镇志,民83,沙鹿镇公所编印)

13.梧栖:
梧栖之地名是由「五汊」演变而来的。据道光中叶(1832)周璽撰彰化县志山川图作『五汊港』;同治年间(1862-1874)纂成的台湾府舆图纂要仍作『五汊港』;至光绪年间修成的台湾地舆全图则作『梧栖港』,可窥知清道光年间是通称『五汊』而不作『梧栖』。因梧栖地当牛骂头溪口小型三角洲上,五个扇状分流水汊处,故得称。后由『五汊』谐音雅化而得之后的『梧汊』、『梧栖』、『鰲西』。『鰲西』地名由来的另一说法:因梧栖镇位于大甲、大肚两溪之间,两水会合鰲山(即今清水牛骂头山),所以昔日地名为「鰲西」(即鰲峰山之西端)。(台中县地名沿革专辑第一辑,民82,台中县立文化中心 印行)(台中县乡土史料,民83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印)

14.外埔:
在日据时期,今天的后里乡统称为内埔,而在其西边之本乡则括称为外埔,『外埔』就成为本乡之地名。

15.大安:
本乡因大安港而得名。大安港的旧名,在明末称之为「海翁窟港」,(海翁即为鲸鱼),清朝时称为「螺丝港」、「劳丝港」等,是因螺壳上之迴旋纹,譬喻船隻之出入航道绕转之状。至于有大安港之称是因为本港可以让船隻安全的停泊而得名。(大安乡志,民78,大安乡公所编印)

16.龙井:
龙井以前称为『茄投』,可能是平埔族社之译音地名,后来则改称为『龙井』,这是取自于今龙泉村之旧地名『龙目井』,因为当地沙田路之清水祖师庙『龙泉岩宫』前有一古井而命名的,后来则改称为『龙井』。

17.大肚:
本地以前是拍瀑拉族大肚社的所在地,故命名为『大肚』。

18.东势:
东势最早叫「板寮」,意思是木工做木板的工寮。后改为「东势角」则有二说:

一说是因为对当时的丰原人来说,「板寮」只不过是在丰原东方偏僻地区的一个部落,所以就叫做「东势角」,是指东方的角落。日人刚到台湾时亦取用「东势角」的地名,之后才把「角」去掉,改为「东势」而沿用至今。

二说是由于本地的地势向东方伸张,因此自古就有此称。后来才改称为『东势』。(台中县乡土史料,民83,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编印)

19.石冈:
本地以前称为『石岗仔』,石岗是石山丘的意思,因为大甲溪在此纳入新社溪,其坑口形状如瓮缸,裡面满佈粗石,故有此称。后来才改称为『石冈』。

20.新社:
本地以前称为『新社仔』,是平埔族巴宰海族之朴仔篱社的分佈地,『新社』之由来,可能是曾经有平埔族人在此创建新的聚落而有此称。

21.和平:
本乡在日据时期是泰雅族的分佈地,并没有庄名,光复改称为和平乡,乃是以四维八德中之『和平』为乡名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