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数字常识   民间典故   中国地名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 人名故事  

龙川县


[日期:2014-04-26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2677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秦置龙川县。据裴渊《广州记》:本博罗县之东乡,东龙穿地而出,即穴流泉,因以为号。据《南越志》:“县北有龙穴山,舜时有五色龙,乘云出入此穴。”县名由此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古时龙川属扬州南境,周初藩服,春秋为南越,战国属楚,称“百粤”。秦始皇三十三年(前214年),秦平南越,置龙川县,赵佗为令,属南海郡。龙川得名缘由,一曰博罗之东乡(古龙川)有龙穿地而出,即穴流泉,因以为号;一曰龙潭自敖山分注会于川,故名龙川。其时龙川县地辽阔,包括今之粤东大部分地区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,龙川为南越国辖地。

       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,赵佗归汉,保留封地,龙川县仍属南越国辖地。武帝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汉平南越,设置交趾部,龙川属南海郡。献帝建安八年(203年),改交趾为交州,龙川属南海郡。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年),改交州为荆州,龙川仍属南海郡。

       吴黄武元年(222年),废荆州,复交州,龙川属南海郡。黄武五年(226年),吴分南海等郡置广州,不久又并为交州,龙川属南海郡。永安七年(264年),废交州置广州,龙川仍属南海郡。

       东晋咸和六年(331年),南海郡析置东官(东莞)郡,龙川析置兴宁县,仍属南海郡。废帝太和元年(366年),龙川析置雷乡县,均属南海郡。

       南朝,刘宋年间(420年—479年),撤雷乡并入龙川县。南齐永明元年(483年),龙川析置河源、新丰县。南梁天监二年(503年),析南海置梁化郡。龙川县析置雷乡县,均属梁化郡。

       隋开皇九年(589年);置总管府于龙川。隋开垦十一年(591年),总管府迁于归善,龙川并入河源县,雷乡并入兴宁县。炀帝大业元年(605年),废循州置龙川郡。

       唐武德五年(622年),废龙川郡复循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置岭南道,循州属之。天授二年(691年),废循州置雷乡郡,复雷乡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,改雷乡郡为海丰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,废海丰郡复循州。

       五代南汉刘龑乾亨元年(917年),循州析置祯州,循州治历迁设雷乡县(今龙川佗城),州县并存,仅辖雷乡县。

       宋开宝四年(971年),设置广南东路,撤雷乡复龙川县,属循州。宣和二年(1120年),龙川改雷江县,属循州。绍兴三年(1133年),废雷江复龙川县,属循州。

       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废广南东路设置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,循州改路,治所仍设龙川城(今伦城)。至元二十三年(1286年),循州路降为散州,龙川属循州。

       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设置广东行中书省,惠州路改府,循州仍存,龙川属循州。翌年,废循州并入惠州府,龙川属之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广东行中书省改为广东布政使司,龙川属惠州府。武宗正德十三年(1518年),龙川析置和平县,均属惠州府。

       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龙川属惠州府。光绪元年(1875年),设置惠嘉潮道,龙川仍属惠州府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年(1913年),废广东布政使司和惠州府,设置广东都督府潮循道,龙川属之。民国十五年(1926年),龙川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委员会。民国二十年(1931年),属广东省东区绥靖专员公署。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,属广东省第四行政专员公署。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属广东省第六行政专员公署。

       1949年10月,龙川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委员会,翌年,属东江行政专员公署。1952年,属粤东行政专员公署。1956年,属惠阳地区专员公署。1959年,属韶关地区专员公署。1963年恢复惠阳地区专员公署,龙川属之。1968年,属惠阳地区革命委员会。1981年至1985年,属惠阳地区专员公署。1988年1月7日,设立河源市(地级),原惠阳地区的紫金、连平、和平、龙川4县划归河源市管辖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