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宋崇宁五年(1106年),纳土归朝,置兰州、文州。元代,兰州改称东兰州。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,并安习州、忠州、文州入东兰州。民国元年(1912年),降旧制中府、州、厅一律为县,改东兰州为东兰县。据《今县释名》“宋因文洞、兰洞上夷内附,置兰州,元分置东,西兰州,明省西兰入东兰。”
【沿革】
秦朝,今县地东部属桂林郡地,西部属象郡地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 ,今县地称文兰峒(土名木兰峒),属郁林郡定周(今宜山)县地。东汉三国时期,今县地属吴国郁林郡地。
晋,属桂林郡龙刚(今宜山)县地。南朝,沿袭晋制。梁朝,今县地改属马平郡。隋朝,属郁林郡。唐代,今县境分属岭南道和黔中道地域。五代,今县境属楚。
宋崇宁五年(1106年),纳土归朝,置兰州、文州,属庆远府辖地。元代,兰州改称东兰州,属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,州治今兰阳。境内还有文州、安习州、忠州。
明洪武十二年(1379年),并安习州、忠州、文州入东兰州,属庆远府管辖,州治今兰阳。成化十一年(1475年),州治迁今武篆镇旧州屯。嘉靖十四年(1535年),东兰土知州韦起云将州治由武篆迁至东院哨(今县城)。历经明、清至今,州县治所均未变更。
清初,沿袭明制。雍正八年(1730年),改土归流,称东兰州,属庆远府管辖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改东兰州为东兰县,属庆远府管辖。民国二年(1913年),东兰县属由南道管辖。民国十六年(1927年)东兰县属田南区行政督察委员管辖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东兰县属柳州民团区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东兰县属百色行政监督区。民国二十五(1936年)11月,东兰县改属庆远行政监督区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4月,庆远行政监督区改为第七区行政监察专员兼保安司令,东兰仍属之。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,第四、七区合并为第二区,治柳江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东兰县改属第五区,区治百色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东兰县改属新成立的十二区,区治凤山。
1949年11月29日,东兰县解放。1950年元月,成立东兰县人民政府,属宜山专区管辖。5月改屑百色专区管辖。1965年8月,东兰县改属河池专区。1971年9月,河池专区改称河池地区,东兰县属河池地区。2002年6月18日撤销河池地区,设立地级河池市,于同年1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,东兰县隶属河池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