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吉阳军为崖州,民国元年(1912年),撤销崖州,改名崖县。1984年5月19日,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(县级)。1987年11月20日,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。“三亚”一名,在明代《正德琼台志》已有“三亚村”、“三亚里”的记载。“三亚”因三亚河(古名临川水)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,成“丫”字形,故取名“三亚”。
【沿革】
西汉元封元年(前110年)海南岛设珠崖、儋耳二郡,共十六县。其中,珠崖郡属下的临振县乃今三亚市地域。汉代三百年,魏晋至南朝约四百年,共七百年,珠崖郡的建置屡有变迁,其下属的临振县或立或废。直至隋朝初年,仍有临振县名称,隋开皇十一年(591)朝廷赐临振县1500户,为冼夫人汤沐邑。隋大业六年(610年),朝廷析海南岛的西南部地区,在临振县的基础上,设立临振郡,领五县。其中,延德、宁远二县就是今三亚市政区。
唐武德五年(622年)改临振郡为振州,下增设临川县;贞观二年(628年)析出延德县的一部分增设吉阳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振州为延德郡,又增设落屯县。至德元年(756年)改称宁远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恢复振州名称,领五县:宁远、延德、临川、吉阳、落屯。此时,海南岛共分设五个州,即琼州、崖州、万安州、儋州、振州。
五代十国时期,振州建制仍旧,但领属有所减少,只存宁远、吉阳二县。这二县的中心地带即今三亚市。宋开宝五年(972)改振州为崖州,熙宁六年(1073)改崖州为珠崖军,废吉阳县为藤桥镇,废宁远县为临川镇。政和七年(1117)珠崖军改名吉阳军。绍兴十三年(1143)吉阳军下领吉阳、宁远二县。
元代基本沿袭宋制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吉阳军为崖州,下属一个宁远县。正统四年(1439年)废宁远县名,其政区直接并入崖州。从此崖州为散州建制。清朝建置沿明朝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升崖州为直隶州,领四县:万县、陵水、昌化、感恩。
民国元年(1912年),撤销崖州,改名崖县。原崖州所辖四县直属于琼崖道。民国八年(1919年)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群岛划入崖县政区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将崖县的红毛上峒、红毛下峒、道裁、红茂等村峒划归新建的白沙县;将首弓、不打、六罗、抱龙、同甲、水翁等村峒划归新建的保亭县;将东安道所属的乐安、多涧、抱善、抱扛、潭寨、多港、头塘、万冲等峒划出新建乐安县(即乐东县)。
1950年5月,崖县全境解放,其政区未变。1958年12月,将崖县、陵水、保亭三县合并成立榆林县(1959年3月,国务院批复,仍称崖县),原属万宁县的南桥、牛漏、兴隆地区也归崖县管辖。而原崖县所属的四区、五区(九所、黄流)则划入乐东县。1959年11月,保亭县恢复原建制。1961年3月,崖县、陵水县分开。同时将乐东县属的雅亮、育才地区划入崖县。1984年5月19日,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(县级)。1987年11月20日,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