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网】--由来已久
  网站首页   中国城市   山川古迹   文史典故   风俗节庆   海外探寻   日常词解  

大理市


[日期:2014-04-06]   来源:www.Youlai19.cn  作者:【由来网】   阅读:1610次

【由来】
       大理,即大治之意。一说大理系傣语,“大”意为“地”。一说大理为掸语“稳渡”之意。

【沿革】
       先秦属西南夷。西汉武帝元封二年(前109年)置叶榆县,隶属益州郡。东汉时属益州永昌郡叶榆县。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叶榆县。西晋时属宁州云南郡叶榆县。东晋属宁州河阳郡。南朝属东河阳郡。北朝周属南宁州。隋属南宁州总管府。

       唐初属剑南道姚州辖河东州。开元二十四年(738年),南诏统一洱海地区,建立南诏国,定都太和城。大历十四年(779年)建都羊苴咩城(今大理市)。后晋天福二年(937年),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,建都羊苴咩城。

       元宪宗七年(1257年)置大理上、下二千户,属大理万户;置赵睒千户,属大理下万户。至元十一年(1274年)赵睒千户改置赵州;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大理上、下二千户合并改置太和县。太和县、赵州均属大理路军民府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,赵州更名赵喜州,寻复更名赵州。太和县、赵州均属大理府。清初沿明制,太和县、赵州均属大理府。

       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太和县改为大理县,赵州改为赵县。同年迤西道改为滇西道,大理县、赵县均属滇西道。同年,宾川县海东、海南2耆划归赵县。民国三年(1914年)1月,赵县因与直隶省辖县重名,更名为凤仪县。同年滇西道改为腾越道,大理县、凤仪县属腾越道。民国八年(1919),凤仪县海东、海南划回宾川县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废腾越道,大理县、凤仪县直属省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,大理县、凤仪县属云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(驻大理县)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,大理县、凤仪县属云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(驻姚安县)。

       1950年,设立下关区,以凤仪县下关镇和大理县的邻近下关镇的地区为其行政区域。下关区及大理县、风仪县由大理专区领导。1950年6月,将原属宾川令山分区的普和、洞壁、大湖西划归凤仪县。1951年3月14日,撤销下关区,设立下关市,属大理专区。1955年1月3日,下关市改为省辖市,由大理专署领导监督(注:实际下关市改为省辖市未执行,仍为大理专区领导)。1955年9月,原属宾川的上河、向阳、文武、南村4乡,划归凤仪县。

       1956年11月16日撤销大理专区,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,下关市、大理、凤仪县属大理州。1960年9月13日设立大理市,撤销下关市、大理县、凤仪县、漾濞县,以原下关市、大理县、凤仪县、漾濞县的行政区域合并为大理市的行政区域,大理市属大理州。1962年3月27日撤销大理市。恢复大理县,以合并于大理市的原大理县、凤仪县、漾濞县行政区域为大理县的行政区域;恢复下关市。下关市、大理县属大理州。1962年10月27日设立漾濞县。1983年9月9日撤销下关市、大理县,设立大理市(县级),大理市属大理州。

分享到微博   分享到QQ空间   分享到贴吧 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相关评论
最新添加
热门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