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浪穹县改称洱源县。洱源即洱海之源,因素有“高原明珠”之称的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。
【附加】
洱源县,古称浪穹诏、浪穹县,是白族发祥地之一。早在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年),李唐王朝就设置了浪穹州。“六诏”时期,改称浪穹诏。元朝至正十一年(1274年),又改称浪穹县,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清朝。辛亥革命的第二年(1913年),方改名为洱源县。
【沿革】
西汉属益州郡叶榆县。东汉属益州永昌郡叶榆县。三国蜀汉属益州云南郡叶榆县。西晋至南朝梁属宁州云南郡叶榆县。北朝周属南宁州。隋属南宁州总管府。唐麟德元年(644年)设治,境内置浪穹、邓备、舍利等州,六诏中境内有浪穹、邓赕、施浪,属剑南道姚州。南诏国时为浪穹州,属剑川节度。宋大理国时分属宁北赕、邓赕、凤羽郡。
元宪宗七年(1257年)置浪穹、德源两个千户所,浪穹千户所后改置浪穹州,隶大理上万户府。至元十一年(1274年)置邓川州,领浪穹县,凤羽县,隶大理路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设邓川州,裁凤羽县入浪穹县设凤羽乡巡司;邓川州领浪穹县,隶大理府。清沿明制,顺治初年浪穹县改直属大理府,雍正八年(1730年)7月大理府属迤西道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浪穹县改称洱源县,邓川州改为邓川县。同年迤西道改为滇西道,民国三年(1914年)滇西道改为腾越道,洱源、邓川县均属之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,废腾越道,洱源、邓川县直属省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,洱源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(驻鹤庆县),邓川县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(驻大理县)。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,洱源县属云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(驻鹤庆县),邓川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(驻姚安县)。
1950年,洱源县、邓川县属大理专区。1951年2月19日,云龙县第六行政村第七自然村之花椒树、立庄登等18个小村划归洱源县。1953年10月,原属邓川县的大会庄乡,划归宾川县;12月,原属宾川县的火山乡、双廊乡、长育乡划归洱源县。
1956年11月16日撤销大理专区,设置大理白族自治州,洱源、邓川县属大理州。1960年9月13日,撤销洱源、邓川2县,将原洱源、邓川2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剑川县。1962年3月27日,恢复洱源县,以合并于剑川县的原洱源、邓川2个县行政区域为洱源县的行政区域,并将原属剑川的乔后、源安邑等划归洱源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