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由来】
元明清时,称为南安州,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降州为县,改为南安县,属滇中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1月,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改为摩刍县,因唐时为黑爨[cuàn]
蛮所居,寨名摩刍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6月又改为双柏县,因汉代在此曾置双柏县,以建县时县衙门前有两株古柏而取名。
【沿革】
先秦为古滇国地。汉置双柏县,属益州郡,辖今易门、双柏二县及新平县的西北地区。因建县时县衙门前有两株古柏而得名。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南中,改益州郡为建宁郡,双柏县属建宁。西晋为双柏县,属宁州建宁郡;东晋至南朝梁为双柏县,属宁州晋宁郡。北朝周属南宁州。隋属南宁州总管府。唐初属剑南道姚州所辖傍州,南诏国时属弄栋节度辖地。宋大理国时名摩刍,属威楚府。
元宪宗六年(1256年),设立摩刍千户所和鄂嘉千户所,隶属威楚万户府。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摩刍千户所为南安州,下辖广通县;改鄂嘉千户所为鄂嘉县,南安州、鄂嘉县均隶威楚路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楚雄府,南安州、鄂嘉县均属楚雄府,广通县直属于府。鄂嘉县治设于密架,后迁至石羊厂上岳庙内。至明万历年间,县治署迁建于鄂嘉。后因战乱,鄂嘉旧署为兵营所占,县署曾一度迁往楚雄城内。
清初沿明制,南安州属楚雄府;康熙八年(1669年)裁鄂嘉县并入南安州,编为罗甸里(亦称鄂嘉乡);雍正八年(1730年)7月,楚雄府属迤西道;雍正十年(1732年),设州判一员,将原鄂嘉县旧地拨归鄂嘉州判管理,仍隶属南安州,治所建于鄂嘉旧县山下大村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4月,改南安县,属滇中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1月,因与福建南安县重名改为摩刍县,隶滇中道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6月改为双柏县。同年,废滇中道,双柏县直属云南省。民国37年(1948)1月,属云南第六行政督察区(驻新平县)。
1950年双柏县属楚雄专区。1957年10月18日,设置楚雄彝族自治州,双柏县属楚雄州(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正式成立)。1958年9月双柏县并入楚雄县为区,1959年11月复置双柏县,属楚雄彝族自治州。1962年,双柏县驻地由云龙镇迁至妥甸镇。